美文网首页脚印留下的足迹
《清醒思考的策略》-秘书问题

《清醒思考的策略》-秘书问题

作者: 理查德成 | 来源:发表于2019-11-13 01:30 被阅读0次

    一、开普勒的幸福婚姻

    这一部分来源于网络&百度百科

    1. 开普勒的婚姻

    开普勒是德国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十七世纪科学革命的关键人物。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在1611年遇到一个问题,他的妻子因病去世,为了照顾孩子打理家务,开普勒决定重新寻找一位夫人。身为严谨的科学家,择偶过程必然是非常硬核的,他拿出研究天文学的精神,列出多项参数,对交往的女孩详细考察,其严谨程度不亚于在太空中寻找一颗小行星:

    1. 第一位,“口臭”,开普勒写到。
    2. 第二位,“养尊处优”。
    3. 第三位,“已经许配给一个有私生子的人,太复杂了”。
    4. 第四位,“身材高挑,气质不凡”。不过开普勒想看看第五个,因为有人告诉他第五位女孩有很多优点。于是开普勒犹豫了,而且犹豫了很久以至于第四位和第五位女孩都离开了。
    5. 第六位,“衣着华丽的大小姐”,这把开普勒吓了一跳,他有点担心高昂的婚礼费用。
    6. 第七位,第七位女孩儿很迷人,开普勒也很喜欢她。由于想看完11位候选人的想法,开普勒没有做决定,这位女孩也离开了。
    7. 第八位,开普勒没怎么关心。
    8. 第九位,体弱多病。
    9. 第十位,第十位女孩儿有着“对于没什么要求的普通人”也没办法接受的体型。
    10. 第十一位,还是个小姑娘,也不适合。

    以上问题有个专有名字: (开普勒的)婚姻问题。后来,又衍生为 经典秘书问题(Classical Secretary Problem)

    对于这样一个问题,后来的数学家们利用严谨的推导过程,求出了最优解。

    2. 问题最优解

    秘书问题内容是这样的:要聘请一名秘书,有n人来面试。每次面试一人,面试过后便要即时决定聘不聘他,如果当时决定不聘他,他便不会回来。面试时总能清楚了解求职者的适合程度,并能和之前的每个人作比较。问凭什么策略,才使选得到最适合担任秘书的人的机率最大?(理查德:可见最优解的成立依赖于各种高度理想化的条件!)

    解决办法

    基本解决策略如下:对于某些整数r,其中1≤r<n。先面试首r人,都不聘请他们,在之后的n-r人中,如果任何一人比之前面试的人都更佳,便聘请他。r的最佳值应该是r≈n/e≈0.368n。其中e是自然对数的底。基于这个r值得到最佳选项(如例中的“秘书”)的成功率是1 / e (大约 36.8%)。(理查德: 这已经是非常高的概率了,退一步讲,即使不是真正的最优解,也是中等优质的解)

    通俗来讲就是先面试前 36.8%的人,不录用,得出样本总体水平;在此之后,一旦遇到比前面这36.8%里最好的还好的,立马录用。

    3. 脸皮厚是硬道理

    开普勒一共“交往”了11名女士,但他并没有找到更好的,反而一直对第5名女士牵肠挂肚。在某天去演讲的途中,他突然下定决心,调头前往第5名女士的家里,厚着脸皮向这位被他拒绝过的女士求婚。幸运的是,对方答应了。

    二、扩大样本库

    这一部分摘抄整理自 《清醒思考的策略》第48章#秘书问题 为什么我们人生中的样本太少;

    那么“婚姻择偶问题”应该表述为:在同他人结婚之前,我应当与多少位女士(或者男士)试婚?

    由于恋人数量不可预知,婚姻远远比选择秘书复杂得多,秘书问题的数学理论并不适用于婚姻问题。美好的生活也绝非是一场与数字猜想有关的游戏。但是秘书问题依旧很重要,它能在我们面临重要抉择时提醒我们,在做出最终决定之前究竟应该“试水”多久。

    过早做出了决定

    与秘书问题相关的实验已经证明,绝大多数人在选择“面试者”时,都过早做出了决定。当我们面临事业,职位,领域,居住地等的选择时,应当在起初阶段,在较短的时间内尝试各种不同的方案,再做出决定。在很好的了解各种可能性之前便做出决定,绝非理智行为。

    为什么我们总是倾向于过早决定,而没有耐心?

    1. 样本实验花费时间精力。
    2. 样本本身会黏住我们;我们可能仅仅因为年轻时初探某一行业,便抓住不放。诚然我们在这个行业中做出了成就,但假如当初能够对实验样本多一些热情,我们在其他领域可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3. 大脑单线程的;我们喜欢完成一个任务,然后再开始下一个,因为大脑同一时刻只能处理一件事情,不善于多项任务处理,这对扩大样本多样性显然不利。

    理查德(就是我啦):
    在面对考虑因素较少,样本实验时间短,客观多于主观的“简单”抉择,比如旅游地方的选择,上哪个大学,读哪个专业等,我们确实可以通过调研各种客观条件,或以亲自尝试的方式来扩大样本,从而得出优质的选择。
    但是当遇到的是职业,配偶这类复杂问题,它们的特点是样本实验时间极长;一个行业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去了解,婚姻就更可怕了,不止耗时长,而且我也不认为婚姻是个可重复进行的实验。
    诚然,当我们老了,站在时间生命树的顶端,回首自己的过往种种:或许会庆幸自己年轻时尝试了多个行业并找到了真正的热爱,或许会为自己不幸的婚姻暗自伤神(当初怎么就瞎了眼了呢)。必须承认这是一种上帝视角,是我们即将走向生命尽头时上帝的馈赠,年轻的我们是无法拥有的。年轻时我们或许会因为先入为主的思想(佛系一点是缘分),选择了早期接触的行业(或者伴侣,这个超纲不懂了),并且持续一生;或许命运无常,让我们在多个行业中奔波,或一事无成,或最终有很大成就,或经历多段失败婚姻之后最后收获幸福的婚姻。

    总之,对于建立在极端理想化条件上的秘书问题,对于处理复杂抉择,就不能单一用纯粹数学理论来处理了。
    既然复杂抉择难以扩大样本,那么这种情况下的秘书问题对我的启示是:

    1. 对于职业,若在一个行业中不顺利,进行不下去时,也要抱着乐观的心态,说明我完成了对这个样本的实验,可以开始下一个了。主要是心态,让自己不会崩溃。
    2. 对于婚姻,这个对于我超纲了,不做评价。

    读书-扩大样本库

    有人相信(理查德:反正我是不信),只要认识宇宙中的三两个男人或者女人,就能找到那个能共度一生的人,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找到最理想的工作,最好的住处等。
    当然这是有可能发生的,如果你真的经历了这种好事,那我会发自内心为你感到高兴,但即便如此,那也只是偶然的运气而已,我们不能指望自己总能有这么好的运气。
    这个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大、更复杂,同时也更加丰富多彩。所以请在年轻时尽量多完成一些样本实验。在成人阶段的最初几年中,最重要的不是赚钱或者谋求事业发展,而是去了解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你应当以极端开放的态度,接受命运为你安排的一切。

    你应该多读书,因为小说——无论是长篇小说还是短篇小说——都是对生活的极佳模拟。而一旦上了岁数,你就应该切换一下人生模式了。
    你应当在选择的时候坚持极其苛刻的态度,因为此时的你,已经清楚自己究竟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了。

    理查德
    作者说得很有道理,我一直相信“生命在于经历与体验”;这跟扩大样本库是殊途同归的思想。
    回首过去几年,对于扩大样本库的实践,有的地方做的不够彻底,比如职业行业之类的沉重实验,始终没有办法破釜沉舟去换个行业试试,只能开启多任务模式,在业余时间尽可能了解其他的行业。当然对于职业这个特殊问题,也有其他有力的理论说明应该应该始终如一。

    关于喜欢什么,这个复杂问题犹如唯心哲学三大终极问题之一的“我是谁”一样,是对人灵魂的拷问。我也只能列举出有限的几种热爱。或许我们可以轻松点儿,来到这个问题的反面:就算我们不知道我们是谁,但我们肯定知道我们不是谁;就像跟朋友出去吃饭点菜一样,我们一般会说随便,但同时也会列举出几样自己不爱吃的。我们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相信很多人也是这样。
    所以当找不到自己的热爱时,也不要纠结不要心急;用排除法,从寻找自己的不热爱开始,走向热爱。

    最后,读书是一种体验人生最廉价,最具操作性的方式。但是相比于被作者赋予了文学想象的小说,真实的历史可能更能让我们体会模拟的人生;以史为镜,不仅仅可以知兴替,细到微处,也能让人深刻了解自己。
    冰心先生说:“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2019-11-19 22:00:00

    参考列表:

    1. 《清醒思考的策略》第48章#秘书问题 为什么我们人生中的样本太少;
    2. 百度百科-秘书问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醒思考的策略》-秘书问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qbci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