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拥刘反曹】³(接上)

【拥刘反曹】³(接上)

作者: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 | 来源:发表于2019-04-06 22:30 被阅读0次

先说刘备。有人调侃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不置可否,但刘备每次哭确实都不是白哭的。

三顾茅庐,泪沾袍绣,衣襟尽湿,终于哭动了诸葛亮出山;子龙单骑救主,下马见玄德伏地而泣,玄德亦泣,怒摔阿斗,获得赵云耿耿忠心。然而,孩子摔出问题了吗,并没有。若真是愤怒一摔,最起码也该有个哭声吧。本来赵云出生入死为刘备夺回孩子,刘备才应该是感激涕零的一方,但就这么一摔,不仅不用还恩情,反而让赵云感动的一塌糊涂,泣拜曰:“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通过恰到好处的拿捏,不伤任何一方,便来了个剧情大反转,巧妙的转换了事情的承受双方,反应之快,妙哉!当阳县撤退,携民渡江,见哀鸿遍野哭声不绝,刘备大恸得想投江而死,借此收揽了大量民心。其实跳河一举明显是假,但刘备表演的情真意切,轻易便糊弄住了老百姓。毛宗岗在评论刘备时,曾说:“或云玄德欲投江与曹操之收买民心一样,都是假处。然曹操之假,百姓知之,玄德之假,百姓偏不以为假。虽同一假字,玄德胜曹操多矣。”只能说御心之术,刘备之用的不着痕迹更甚于曹操。《读三国说英雄》一篇,对刘备的眼泪总结的很好:既是英雄之志的表露,又是义士性情的表现,还是仁君心性的流露,更是枭雄之心的展示。”

除却眼泪,刘备的过分谦让也给人一种虚伪做作的感觉。在第十二回中,陶谦三让徐州于备,固辞不受,陶谦死后,徐州百姓拥挤府门哭拜并关、张二公再三相劝,玄德才勉强同意权领徐州。可若真要固辞不受,那就无论如何也不接受啊,可他却非要通过这种方式营造出自己是骑虎难下不得不受的感觉,说白了,就是矫情。

相关文章

  • 【拥刘反曹】⁸(接上)

    出去政治家的头衔,曹操还是一个优秀的诗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赤壁之战前夕,他横槊赋诗,唱出了“山不厌高,海...

  • 【拥刘反曹】⁹(接上)

    正如曾良先生在《明清小说研究》中所说:“由于历史、民族和作者的原因,《三国演义》贯穿着‘拥刘反曹’的政治倾向,把刘...

  • 【拥刘反曹】⁵(接上)

    再说曹操。世人皆言曹操为奸臣乱贼,虽托名汉相,实乃挟天子以行帝权。然而,当时天下大乱,皇帝无能,群雄并起,逐鹿天下...

  • 【拥刘反曹】³(接上)

    先说刘备。有人调侃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不置可否,但刘备每次哭确实都不是白哭的。 三顾茅庐,泪沾袍绣,衣襟尽湿,终...

  • 【拥刘反曹】⁴(接上)

    相似的桥段还有很多。在张松献图劝刘备取西川时,刘备一方面说“他日事成,必当厚报”,但又在庞统献议图西川时说“不忍取...

  • 【拥刘反曹】²(接上)

    罗贯中奉行儒家准则,以忠义作为评判是非的主要标杆,《三国演义》中刘备仁,关羽义,孔明忠,无不体现了浓厚的儒家理念。...

  • 【拥刘反曹】⁶(接上)

    在密议献刀杀董卓时,应变迅速,虽然结局是失败的,但比起那些只知道哭哭啼啼却做不出实际行动的人来说,曹操绝对算得上有...

  • 【拥刘反曹】⁷(接上)

    曹操还具有傲视群雄的军事才能和高超过人的政治谋略。无论是官渡之战以少胜多,还是赤壁站拜拜,三笑谈用兵之道,都是曹操...

  • 【拥刘反曹】¹⁰(接上)

    《三国演义》从道德标准出发,对人物性格的刻画过于单一和单薄,而我们应清楚的认识:人物性格是具有多面性的,除了道德标...

  • 【拥刘反曹】¹

    《三国演义》是一部由合到分再到合的场面宏大、人物众多、时间跨度之长、携带浓厚历史感、堪称史诗级作品的章回体历史演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拥刘反曹】³(接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iid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