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总是忙着追写总结性的材料,像按照党委要求撰写民主生活会的个人检查对照材料,还有成员之间开展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内容等等之类的工作,占去了我大部分写日记的时间,因为有些话不知如何表达, “四个意识”要放在首位啊。我已经三天捕捉不到写观察日记的素材了,满脑子都是工作啊、计划啊、总结啊、事情啊、制度啊等等。当你太想去捕捉些生活的影子时,发现许多影子刹时就不见踪影了。我已沉于思考的状态好几天了!每天走在上班的路上,头脑里全被思考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无法让自己静下心来去留意当下的人和事,那干脆就索性想个够吧!
按要求今天参加单位党委的“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早上7点半都没来得及吃饭,就乘车匆匆赶往深州总院,一路上思考多半是参会的内容,回忆过去一年和每一位成员的互动模式,想来想去终究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告诉自己别再刻意去捕捉什么,随遇而安,边听边说吧。按照李老师的话,去观察每个人语言背后所表现的信息,找到差异,是一个人的能力的表现。正好今天开会就是一个机会,提醒自己不要去听别人说了什么,而是去听人家是怎么说的,欧拉,就是它啦!
一开始没有感觉,本来民主活会都是固定的模式,内容也是有要求着眼于巡视组反馈的四方面的内容。真是理论来源于生活,最终还要反馈于生活!除以上内容外,更多的关注在日常的工作状态,一个人和事情的关系,或多或少的映射着一个人的生活模式。心理学家认为别人对你的方式大概是你自己教会的,心中有什么,就会看到什么。“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一个人的描述上,去批评去谈论自己对这个人的看法,总会带上个人主观上的认知,在中国或国外,有相当多的哲学家认为,我们只能通过感觉来感知世界的存在,而感觉是不可靠的,所以我们所感觉到的世界只是一种假象,但你眼中的他和我眼中的他不是同一个人,每个人的认知加在一起,可能更接近于真实的自己,也许这就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目的。
一个人认识自己是有困难的,所以行政管理以民主生活会的形式(相当于一次团体心理治疗呗),进行自我反思以及接受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更多的是让当事人看到自己看不到的东西,这种看不到的东西通常指身上“不好的东西”,或者是“缺点”。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如果我们都不是紧追于人的毛病,而是在“生活会”上,帮助一个人把他身上的优点找出来并发扬光大,会不会比通过批评达到的目标要好多呢?结果当然是可想而知的!
我们的文化,给了我们太多的约束。“多少年来我们都和自己生活在一起,大家似乎觉得我们非常了解自己。实际上,很少有人能真正地了解自己。因为我们并没有花很多时间去问问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我们也疏于系统分析自己的价值观、喜好、信仰以及生活方式。我们只是每天单调地重复着昨天做的事情,并期望着明天、后天仍然如此。”我们需要从别人的眼里找到自己喜欢的样子,别人是我们的一面镜子,我们也常想借他人这面镜子看到自己身上的污点,也希望看到自己美好的一点。
错的更正,好的继续,让每个人都能以自己本来的模样好好生活,想想确实很完美,但做到是何等的不容易啊!至少通过“民主生活会”,“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我们也看到了一些我们看不到的盲点,如果能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基础上,结合“表扬和自我表扬”,岂不是更好的一种工作方法啊,既有手段也有了目标,既有结果还有过程!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目前之所以不能这样开展工作,也可能有它自己的原因,不是我等讨论范围之内。今日胡诌乱谈,尝试着批评和赞美相结合的方法,倒让自己更能很爽快地去思考和接受每一个人给予我的的评价内容,俗话说“批评你,是在乎你”,真是“相爱相杀啊”。赞美一个人,给他/她以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帮助个人成长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方法。当我们帮助他人发现他身上发现不了的优点,对于激励一个人体现他的自我价值和发挥其聪明才智将会有更好的促进作用,从而使个体更好的成长的同时,促使系统和谐发展。美好的希望,来自于美好的记忆,自恋一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