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于家沟住了快半年的时候,今天午后去了趟这里的邮局。
无街不店的商业时代,绿底黄字的邮局牌匾,几乎被完全淹没在五花八门的广告招牌之中。住所在亚泰大街那边的时候,一条街上就有两家邮局。一个在单位附近。一个离住所不太远,乘坐公交车才四站地。
几十年间,似乎从未因为上邮局犯过踌躇。
于家沟这里的邮局在橙桔路与净月大街交汇的地方,在路口向南过去一二百米的样子。只是这里的建筑被马路一侧立体绿化带隔挡住了,在大街上不注意的话,真还看不出来有这样的所在。
说邮局,总要想起李家沟的邮局老刘。
老刘是我父亲那一辈人。他比我父亲年纪小,称呼上我叫他刘叔。刘叔的大女儿叫刘彩霞,和我是同班同学。如今,刘叔和他的大女儿,都去了另一个世界。这父女二人当然不会知晓我在这边上邮局,从邮局出来,一路上还能联想到他们父女。
从昨天到今天,写了三首诗:
《一句诗的怀念》《你说我想》《问雨》
胡昭是当代著名诗人,写过很多诗歌作品。我年轻的时候读过胡昭的作品,却只记住了下面这一句诗——
过了树林还是树林
不曾见过胡昭其人。
只知道他也很早就离开了“过了树林还是树林”的这个世界。
一次,遇见在长春市文联工作的于柏秋先生。话题上不知道是怎么说着说着,就说到了诗人胡昭。我有些兴奋和显摆,搜肠刮肚地,说道:
记得胡昭写过的一句诗呢。
几十年前,读这句诗的时候我还在山里。几十年后,想这句诗的时候,人已经在山外。
胡昭的组诗,是发表在当时国内一家很有名的文学期刊上的。
“过了树林还是树林”是其中一首诗开头的句子。
写诗发朋友圈,被亮哥看到。
亮哥点赞的方式是一块喝酒吃烧麦。
中午去了亮哥家楼下的小酒馆,看见还有一个书生模样的人在。
书生头发不少,也算茂密,只是有些灰白。
我和亮哥喝酒。书生不喝酒,喝茶吃烧麦。
书生说自己最近买了个自行车。
我听了,不合时宜地,说道:买自行车干啥,很多马路上没有专用自行车道,骑行起来多不安全?
书生笑了,说道:
摆在家里用的那种。
说着,用手又比划下。
明白了,是室内健身器材。
继续不合时宜地,提醒书生,说道:室内空气多不好啊,还是户外走路好。而且,机械运动定时定量,上发条呢,身体容易吃不消!
书生没再给我不合时宜的机会,衣袋里的手机响了。他接听完了,站起身子,跟亮哥和我表示歉意,说道:
得回家了。夫人来电话,马上就要搬家,不少活儿呢。
亮哥鼓励我俩加上微信,说道:
你俩在一块肯定有唠的。
都去过美国,都出版过写美国的书。
于是,知道书生曾经以访问学者身份,在美国工作过一年。
2018年12月3日星期一写在长春于家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