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见钟情:四种心理学解释

一见钟情:四种心理学解释

作者: 向善的小人物 | 来源:发表于2018-08-14 22:56 被阅读0次

    一、古典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他强调潜意识,强调婴幼儿时期经验的影响,认为性心理发展和人格发展是一个同义语。其中大约从3岁到6岁是性蕾期。在这个阶段,儿童的动欲区转移到了生殖器,他们的行为开始有了性别之分。在这个阶段中,对人格的发展最为重要的事件是在儿童心中产生了有关父母的情绪冲突,即男孩心中的欧底帕斯情结(Oedipus complex)和女孩心中的爱莉克拉情绪(Electra corn―plex)。

    弗洛伊德说:“在三岁之后,儿童开始表现出一个对象的选择,对某些人深情偏爱。”对于男孩,他所选择的第一个恋爱对象是自己的母亲。男孩想独占母亲,而父亲的存在是一种干扰,男孩心中这种恋母嫉父的情绪纠葛,被弗洛伊德称称之为欧底帕斯情结。在同父亲争夺母亲爱情的过程中,男孩感到自己的力量有限,并且还产生了“阉割恐惧”(fear 0f castration),为了解决这种冲突,男孩开始尽量以父亲为榜样,模仿父亲,并认同于父亲。通过认同(identification)来获得对母亲性冲动的间接满足,同时认同本身也促使儿童习得男性行为,形成男子性格。

    女孩最初与男孩一样,对母亲也有强烈的依恋之情,但是当女孩在注意到两性的差异时,她会认为母亲有目的地夺取了她的那种有用的器官,故对母亲产生了嫉恨。相反,女孩对父亲的感情成倍地增长,但是她对父亲的好感又伴随着嫉妒。为了解决这种双重冲突,女孩需要认同于母亲,通过对母亲的认同作用,获得女性性格和女性行为。

    儿童采纳了父母的价值观和标准,以超我的形式表现出来。恋父恋母情结被压抑了,但它并没有消失,仍会在我们的爱情中体现出来,我们会更多的选择与母亲或者父亲相似的人,当偶然我们碰到这样的人,其反映便是对某位貌似父亲或母亲的异性“一见钟情”。

    二、 分析心理学理论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是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心理分析运动的代表性人物之一。荣格认为人格由意识、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三部分构成,集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是原型(archetypes),原型不是人生经历过的事情在大脑中留下的记忆表象,它没有一个清晰画面,而更类似于一张需要后天经验来显影的照片底片。原型有很多,人生有多少个典型的情景就有多少个原型。

    荣格把自己一生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研究原型,他确定和描述过几十种不同的原型,荣格研究的比较多的原型是人格面具、阿妮玛和阿妮姆斯、阴影和自性。其中阿妮玛(Anima)和阿妮姆斯(Animus),又称异性的原型。阿妮玛指男性心灵中的女性成分或意象;阿妮姆斯指女性心灵中的男性成分或意象。这是人类祖先在漫长的岁月中男女相互交往和共同生活的经验而形成的。

    这种原型保证两性之间的协调和理解,具有重要的生存价值。异性原型为我们建立起一种无意识的标准,影响到我们对异性的选择和反应。这一原始意象的基本功能就是引导人们去选择一个浪漫伙伴并建立一定的关系。

    根据荣格的理论,我们在寻找一个爱情伙伴的过程中,是把我们的女性原始意象或男性原始意象投射到潜在的对象身上,用他的话说,就是“一个男人,在对爱情的选择上,受到与他本身无意识的女性原始意象最吻合的女性,即一个能够立即接受他的灵魂投射的女性的强烈诱惑。”更现实的说,荣格认为,每个人对正在寻找的男人或女人都有一种无意识的意象。某人越是与他投影的标准相匹配,他就越愿意与这个人发展个人之间的关系。当在生活中偶然碰到这样的人,就产生“一见钟情”。

    三、认知图式理论

    图式是帮助我们感知、组织、加工和利用信息的一种假想的认知结构。图式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帮助我们感知环境的特征。除了感知环境的特征外,图式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加工和组织信息的结构。我们用图式去解释人格差异。图式是相对稳定的,因此我们都用相对稳定的态度加工信息,这就导致我们行为中相对稳定的个体差异。图式是从过去经验中得到的,对自我的认知发现,它组织和指导与自我有关信息的加工。你的图式是由你行为中最重要的方面组成的。图式还提供了一个组织和贮存有关信息的框架,根据这个观点,当人们在某方面有足够的图式时,他们更容易从记忆中提取出有关的信息。

    这种理论认为,男人和女人各自把所梦想的对象特征储存于大脑之中,就像把数据储存于软盘中一样,称之为“爱之图”。原来,这张图最早由父母勾画,并不断受到外界因素的修正与补充。如看电视剧《太阳的后裔》,觉得柳大尉是理想中的人物;看《大长今》,会为大长今的形象所倾倒;在生活中,看见邻人某家的和睦,也打算建立那样一个理想的小天国,于是逐渐形成观念,为未来的爱人设计出一个模型,确定出择偶的“标准”。这“标准”对有的人来说是很具体的,比如,是找个知识分子,还是找个能挣钱的;是希望对方事业心强,宁可不擅家务,还是希望他温柔细腻,能够体贴人。有人甚至连对象的职业和身高都规定得很具体。

    另外一些人,虽然在事先并不做如许规定,却同样有自己的“意中人”。虽然这意中人是模糊的,说不清的,但大体总有个倾向和意愿。是喜欢古典型的小家碧玉呢,还是喜欢现代型的风流女郎。这潜在愿望便塑造出意中人的幻影。这形象,有可能在进入恋爱之前,就已经生活在心中,陪伴着度过不少时光了。当在生活中一旦遇到符合理想的人物,恋人的影子立刻便同现实中的实体合而为一,会惊奇地发现,正是寻觅已久的爱人,于是,便在一见之际迅速做出反应。

    年龄越大,图像越具体,由于某种契机而第一次目光相触时,眼睛就捕捉到对方身高、体形、眼神、发色、发型、风度以及服饰等信息,以很快的速度,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对方特征与所储存的图像越是相吻合,大脑产生的信息就越强烈,体内的“化学工厂”便开足马力产生大量兴奋物质,在脑中形成一种幸福激素,引起诸如心跳加快、手心出汗、颜面发红等变化,心中激情涌荡,即“一见钟情”。

    研究表明,“爱之图”的细致与独特是其他人难以理解的,因而出现有人喜欢甲而讨厌乙,但客观地讲似乎乙的条件更好一些的怪现象,如有的女性喜欢大胡子的男人,有的则对白白净净的小生格外垂青。

    有爱之图的一见钟情,其实就是“爱情+亲情”的婚恋模式,只是它不是近亲,避免了遗传的缺陷,而又是“近亲”,因为对象还是“亲人”,是自己真正亲人的替身。这位类似自己最亲的亲人的替身,无疑会让自己回归那美好的幼年受到亲人的疼爱、呵护,自己有充分的安全、满足和愉悦感,而同时跟现时的恋人在一起,又有了性愉悦的参与,那感觉真是又亲又爱,幼年的体验和现时的感受叠加在一起,形成了“性爱+情爱+亲情”这一爱情最丰满的模式。

    四、社会认知理论

    根据这种理论,认为一见钟情是由于第一印象和晕轮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

    第一印象是指素不相识的人在首次交往时形成的始初印象,主要是根据对方的表情、姿态、身体、仪表和服装等形成的印象。第一印象在对人际认知、人际印象形成过程中会产生“先入为主”的作用,它奠定了对人认识和印象的基础。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坏”的,他就会被“坏”的光圈笼罩着,他所有的品质都会被认为是坏的。当人们看到某个人在某一个方面很突出,就会很欣赏和崇拜这种特征,给我们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而且因为晕轮效应认为其他方面也会很好,这样我们就会欣赏并愿意和这种人更多的在一起,就产生了“一见钟情”。

    修德克尔说:“崇拜是恋爱发动状态的征服者,崇拜在恋爱的萌发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总 结

    这些对“一见钟情”的心理学解释有相通之处。如认知图式理论“爱之图”的解释中,最开始的原型可能就是自己的父亲或者母亲,这与弗洛伊德的恋父恋母情结是相通的。

    这些理论对“一见钟情”的解释都有合理性,但当“一见钟情”发生时,通常是多种原因的综合结果。如钟情男女初次相见,除了对对方良好的学识风度、优美的身体仪表、得体的进退谈吐等外显人格特征表示悦纳、接受、欣赏产生第一印象和晕轮效应外,异性交往在审美标准上的“生理效应”也是激发情感的重要因素。除了受到遗传生物因素的影响,还有后天环境社会的影响。除了有儿童早期经验的影响,也受到逐渐长大之后的审美观的影响。

    “一见钟情”这种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但仅仅依靠一见钟情决定婚姻生活是不理智的,因为生活是复杂的。当然那些始于“一见钟情”的恋人,如果能逐渐由浅入深地彼此了解,从虚幻走向现实,把崇拜变为自信与互信,让爱情丰满和成熟起来,就可望有幸福的结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见钟情:四种心理学解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imb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