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前,夏丐尊先生在看完《爱的教育》一书后,写下了对当时教育现状的优思:“教育过于注重对外在形制、方法的转变与迎合,而忽视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地位,在教育中,“爱的教育”一度缺失,这样的现状是教育成了无水之源,无根之木。这一问题在近百年后的今天依然值得我们深思。教育的本义在立人,在给予人发展的能力,并引其向善;如果忽略了“人”,即使形式繁荣多样,其实教育也没有真正发生。做立人的教育,做有爱的教师,这是真正的教育对教师提出的必然要求。
做立人的教育,做有爱的教师,要求教师要深刻认识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一活动的承担着就是教师。当下的教育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备好课、上好课,更是要通过教育的手段启发、培养、引导学生,使学生不仅能掌握今后立足社会的知识技能,还能培养起社会责任意识,教师要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使其成为对社会、对时代有用的人才。这些教育活动的完成都需要教师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关爱。
做立人的教育,做有爱的教师,要求教师要切实理解是爱的真谛。苏霍姆林斯基把“爱孩子”’看作是一个教室重要的品德。他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这正是是爱的集中体现。师爱,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育爱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公正的、严格要求与循循善诱结合的,师爱是真正教育的灵魂,没有爱,教育就无从谈起。师爱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心理前提,师爱能满足学生对爱的需求,师爱是“以爱育爱”的手段,师爱是帮助儿童成为他自己的力量。教师要确信;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的生命所在。
做立人的教育,做有爱的教师,要求教师要将爱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真心实意地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教师要从内心深处热爱本职工作,提高自身修养,努力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育人以德、诲人不倦”,以学生充分发展、健康成长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差异性,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关爱学生示教室首要的基本心理品质和师德要求,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巨大力量。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税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做立人的教育,做有爱的教师,方能成就学生的光明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