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假期结束第一天,朋友就过来抱怨说:假期也太快了,还没反应过来就上班了。
我到觉得这个假期挺长的,至少不会觉得短暂。这或许就是对假期的期待不一样,面对假期也就有不一样的心态。
这么长的假期,回家是最好的选择。我时常会为自己常年在外而很少回家而感到愧疚,又一想到要回家嫌弃周途劳累而显得麻烦。这次回家也是纠结万分,回不回家全寄希望于有没有买到票。买到票了就回,没买到就不回了,心里这样想着。
短途的票很难买,候补了12天,才勉强买到了一张时间很尴尬的车票。之所以说时间很尴尬,是因为想要回家吃中秋的团圆饭时间很赶。除了高铁的时间是固定的,但下完高铁,从市里回家的时间就一切都是未知。从市里回老家的公共汽车下午四点就停止发车了。这就意味着我要从高铁站一出来就马不停蹄的赶往发车点。如果路上稍微一耽搁,可能就只能“千里共婵娟”了。
好在一路都很顺利,超乎我预想的顺利。下完高铁提前打好的车就已经在出站口等候,刚下完滴滴车前往家里的车也准备发车了,一切都很丝滑、顺当。
一路的顺当抵消了大部分的周途劳累,感受着窗外划过的树木和山峰,陌生和熟悉的感觉不断的在脑海中交替。从市区开完家里的这条路并没有什么变化,还是时而平坦,时而蜿蜒,但这种感觉却让我越来越踏实。
到村口下车的时间比我预想中的提前了1个小时,那时候天还没黑,但家里的傍晚要比深圳凉的多,山间的寒气从四面八方袭来,使得本来还晕晕沉沉的脑袋瞬间清醒了些。拖着行旅箱走在石子路上,滚轮与石子摩擦的声音格外刺耳,我有意的放慢箱子拖拽的速度,让这刺耳的声音再柔和些。
越往村里走,村子的面貌就清晰。梯田、菜园子、红砖房还有枯黄的野草,都随着余晖慢慢的安静下来。不知道是不是傍晚笼罩的原因,村子比我印象中的荒凉,也比我想象的安静。田里少了忙碌的人们,红砖房也少了袅袅的炊烟,剩下的只有凉意和安静。
回到家中,放下行李。站在院子里往远处看,感觉这一天好漫长,上午还在500公里以外,晚上已经站在自家院子里了。这种能感受到时间带来的存在感让人格外的充实,也格外的满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