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位作者说:“在夜深人静的时刻问问自己:我必须写吗?当用这些话扪心自问时,我必须诚实地回答:并不是,但我珍视那些非写不可的时刻。”
我也冷静地问自己:“有多少非写不可的时刻呢?”回答是:“很少,很少。”
参加简书日更挑战后,我一开始兴致勃勃,每天都满怀热情地完成日更。一两个月后,新鲜感逐渐消失,可挖掘的写作题材又接近枯竭,但我又不想放弃(我想拥有一枚日更365的小徽章),所以,心情矛盾之时,日更就成为了一项任务,而不是一件乐事,自然,我就开始感到写作的痛苦了。
偶尔有一两次摘抄还可以混过日更,当然,抄过之后自己都懒得回看,但总是这样未免就失去了日更的意义,更不用说是忘却了练习写作的初心。
我经常告诫自己,写作可以是坚持一生的爱好,是一项高雅又健康的爱好;而且写作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权利。岁月给我们留下的记忆,就像蝴蝶的翅膀般美丽迷人。文字就是记忆的标本,我必须写下它们,待将来回看时,我想我也会发自内心地感到快乐。
生活中如果我真的有非说不可的话,随时都有机会写下来,可以是下一秒,也可以让它在心里酝酿多时,我不着急。
这些非说不可的话可能有几分自我安慰的性质,但在宽广的时间长河里,我还是会相信多奔跑些时日,一定可以跨越所谓技巧的拙劣和灵感的匮乏。
里尔克在《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里》写道:“请你走向内心。探索那叫你写的缘由,考察它的根是不是盘在你心的深处;你要坦白承认,万一你写不出来,是不是必得因此而死去。”
慢慢地我发现,我往往在情感喷涌的时候,特别是伤心的时刻,才能够拿起笔写作,一气呵成,一吐生活的愁绪,这样的文章还总是能打动我自己。
而在生活平静时,我却很难饱含激情地写出像样的东西。大多数时候我保持着对现实世界的钝感,情感喷涌的时刻稀少且易逝。因此,我想我很难成为一位感性的作家,甚至都很难成为一个优秀的写作者。
由此,我会更加珍惜那些非写不可的时刻,把它们作为生活的珍宝,争分夺秒地写下来,写给自己,写给生活,写给时间的长河。
摘自网络图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