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剥吃粽子的我,突然想起此前听说的,今年的粽叶卖到二十多块钱一斤。真个“物以稀为贵”啊!
难怪此前途径前方菜场边上,就曾发现有人在卖那种有点泛白的芦苇叶子。要是在以往,相信恐怕扔了都没有人会去捡拾。孰料,今年的端午,却因为缺少粽叶的缘故,也就有了它们来此蹭蹭热度的可能。
“物以稀为贵”,粽叶竟然能比粽叶里的糯米还贵!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有点喧宾夺主,本末倒置的味道?不由得让我想起了有个成语叫《买椟还珠》,以及商家为了提高商品的价格进行一系列的精心包装,俗称的“三流货物,一级包装。”包装是为了提高物价,扩大销路。
而“物以稀为贵”则是东西缺少的缘故,这让我想起了此前,有一阵子猪肉的价格卖到了三十多块钱一斤。一方面是猪肉少,一方面是投机商看到了利润,这样就会水涨船高,增加了消费者的难度。网络上更是有人以能吃得起猪肉为荣,脖子上挂上两吊猪肉来左右晃悠着,显摆!
东西少,就贵。记得有一段时间,君子兰草的价格被人为地炒到了惊人的天价。一时间,达官贵人、市井平民,有许多人都加入到了这种对君子兰的过度狂热的追捧之中,更有人为此杀人越货。孰料,凡事,都会物极必反。一夜之间,君子兰的价格,又一落千丈,出现了一文不文的现象。此时,又弄得多少人为之倾家荡产,跳楼的也有所耳闻。这些,也跟后来的那些追风养藏獒的人如出一辙。
何以会如此呢?这就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如果不是为了那个利,又怎能会让那些本来平常的东西珍贵起来呢?
记得那时猪肉紧张,贵的时候,大多数人家里都会少吃点猪肉。既然别的肉质品也不缺乏,那就改吃一些鸡、鸭、鱼、牛、羊、肉好了。只有那些条件好的或是为了炫富,才会顿顿去吃这种稀缺的商品。
价高,物就少;物多,就会不值钱。
想是今年粽叶贵的缘故,端午过节,厂里发起了粽子。听说这个粽子还是单位专门派人派车去南京拉回的,每位员工一袋粽子,一箱牛奶。虽然不多,疫情之下还是能够显示老板尚有的一点人情味。
“物以稀为贵”,又让我想到了当前虚高的房价。过高的房价让多少想要拥有个家的人望而却步。房子少吗?听说盖好的成品房还有好多好多。只是如何能在“房住不炒”的原则下,让更多的人都能买得起房,或住上廉租房。相信还是需要一些时间的。
“物以稀为贵”,只是希望更多的人都能理性地看待消费,而不是为了某种目的而肓目地跟着追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