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玩火在平时是绝对禁止的,一年中唯有腊月二十四这个晚上是例外,可以名正言顺地去放火。
腊月二十四晚,天还没黑,我们就开始联络白天一起玩的小伙伴了,叫大家准备好两样东西:一是自来火(火柴),二是干透的稻柴。干什么去?炭茅柴去!
吃完汤团后,我们就集中在村边上,先数数人头,看缺了谁,缺了要派人跑去喊的。在严重缺少娱乐项目和玩具的时代,冬天最大的野趣之一就是炭茅柴。炭茅柴一年只一次机会,所以不能落下一个。
大家开始商量炭茅柴的线路,因为大人规定不可以到宅前屋后的,我们只能到田埂上和河浜边。伙伴们检查好自来火后,兴高采烈地一起向远处的田野进军了,一路寻找能点火的柴草,随处点火燃烧起丛丛枯黄的茅草,火从上风头开始,火势顺风蔓延,顿时星火燎原,硝烟弥漫,村庄四周立即被笼罩在烟雾缭绕之中。
隔壁村庄的火堆也是星星点点,其间夹杂着“冲啊,杀啊”的欢呼声。火势变大时,孩子们呼叫狂奔,激动不已。大人们也来了,远远近近地站着旁观。他们名义上是约束小孩们不要玩得过分,其实是在重温孩提时代的快乐。
所谓炭茅柴,就是点燃田边茅草,以火祭田祈年。传说廿四夜是灶神上天汇报下情的日子,人们都要炭茅柴,即点燃田岸边的茅草,举着火把,为灶神上天照亮道路。按照老人的说法是为了消灭田间的害虫,保持土地肥沃,祈求来年丰收。“炭”,在吴语中是烧的意思,在灶下烧一把火称作“炭一把火”。
入冬后,草木枯黄,到廿四夜“法定”放火的时候,能烧的野草已很少了。因为,孩子们已经在放学前后,顶着北风穿行在干燥的田野里,把成片的茅草用自来火点燃,成片的茅草已经不多了。我们便四处搜寻枯黄的茅草、芦苇、茭白,特别是芦苇和茭白,因为在水边,点火时须小心翼翼,一不小心可能会失足落水。
枯败的叶子火力不大,火随风力,很快就烧光了。于是,我们将田埂上的稻柴扎成火把,排好队,先挨个点好火把,点燃后在麦田奔跑,到处火光闪闪,像无数条火龙在田野狂飞乱舞,场面很是壮观。火苗蹿起一人高,照亮了我们的脸,照亮了麦田。越冬的麦田是可以踩踏的,听大人们说,麦苗踩一踩,不要踩多了,来年的长势反而好,麦苗粗而壮。
田埂上的稻柴烧完后,我们将目光盯上了屋前屋后的稻柴垛,自家的稻柴是不敢拿的,怕挨揍挨训,于是商量着相互偷别人家的稻柴,也搞不清稻柴到底被谁家的孩子偷去了,大人们找不到“窃贼”,有火无处发,再想想自家孩子也偷了别家的稻柴,心里就平衡了。于是,胆子越来越大了,胃口也更大了,每次偷柴的数量不断上升,终于逼得大人们看着柴垛了。
眼看偷柴无望,有胆大的孩子又想出了一招,用棉纱或布头伸进停在村口的拖拉机的油箱里蘸上柴油做成火球,可以点火,也可以照明,还可以甩着玩,但很危险,甚至会碰着同伴,烧掉毛发或烫坏衣服。后来,大家发现油毛毡是生火的上好之选,找几块油毛毡,搭在路上,底下用野柴点火,火势足以照亮一方天空,映红伙伴的脸庞。
廿四夜,炭茅柴。孩子们在田里疯跑,有掉进沟里的,有滚落田里的,有烫掉毛发的,回到家里,双脚沾泥,满脸黝黑,满身烟火气,居然不觉疲惫,甚至兴犹未尽。
年复一年,腊月廿四之夜,野地里,田埂上,火成带,火成堆,烤热了冬日的田地,增添了年少的记忆。
如今,炭茅柴的习俗日渐衰微,近几年廿四夜野地里仅有星星之火。且不说城市化的进程田野日渐稀罕,放火焚烧稻柴也是对环境的污染,这个习俗彻底从人们的视野里淡出了。
但是,炭茅柴,这是一代人的记忆,它留在田野里,也留在我们心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