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认知”,用日常语言来说,是指一个人对某一事件的认识和看法,包括对过去事件的评价,对当前事件的解释,以及对未来发生事件的预期。
通俗的讲,就是我们对某个人的看法,对某件事的看法。也许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看法是会不同的。比如老师布置每期课程结束后,每个人需要在下期课程开始之前完成10个个案。作业布置后,小张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这是老师在故意为难他,目的就是不让他下次开课的时候参与。因此,小张出现了各种情绪,生气,愤怒等,总之想起这10个个案就不舒服,为此,只要有人在群里说个案,说作业,小张就开始紧张,焦虑,痛苦,进而自动屏蔽了群信息。
而小刘则认为10个个案太少了,两个月才10个,怎么也得20个才行,因为课程培养的是咨询师,咨询师不能只学理论,还需要多多实践。怎么实践?多做个案,多练习呗。于是,小刘有事没事就找人约个案,做练习,公益的都行,结果俩月不到就做了20个。小刘说,哪怕只是先熟悉套路都是好的,做多了就会了,就灵活了。
前几天朝上长,这几天横着长,难受不?还有大王则觉得不就10个个案嘛,做就做呗,那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先放着吧。于是忙自己原本的事情去了,结果,离下次开课还有一周时间,大王在群里紧急求助同学们,需要支援,还跑到自己的亲友群里找资源,结果,一周时间搞定了15个个案。
所以同样的一件事情——两个月10个个案,小张认为老师在为难他,最后引发了各种情绪,还屏蔽了群信息。而小刘则超额完成了任务,因为他认为作为咨询师就需要多做多练,为做一名合格的咨询师做储备。大王则是突击完成,10个个案,作业而已。
其实什么样的认知不重要,合理也好,不合理也罢,只要不引起负面情绪,不影响生活就好。10个个案于小张成了负担,压力;于小刘是锻炼的机会,成长的助力;而对大王则只是任务而已。谁的认知是合理的?谁的认知又是不合理的?我们需要调整的是谁的认知呢?
“什么才是合理的认知?”
“认知也叫认识,是指人认识外界世界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这是教科书(基础,2012年版,第2页)上的原话。更通俗的表达(第435页)是这样的:“所谓‘认知’,用日常语言来说,是指一个人对某一事件的认识和看法,包括对过去事件的评价,对当前事件的解释,以及对未来发生事件的预期。”
认知偏差不是问题,问题是由认知偏差引发的负性情绪!世界上有认知偏差的人很多,但是并非人人都会像这位求助者那样导致“压抑、焦虑和痛苦”等情绪障碍,以及“开始出现食欲不振、失眠、早醒”等生理症状。
在上述三个人之间,我们能说小张的认知是不合理的,小刘的,大王的是合理的吗?也许在小张的世界里,完成五六个是可以的,完成10个,真的对他是有难度的。而大王的世界里,那一周的时间也是很紧张的,也有焦虑,15个个案,也许是遭遇了几十个拒绝才完成的呢?在被拒绝的那一刻,大王又经历了怎样的紧张,担心与恐惧呢?大王没有说,我们也不知道,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抹杀那时是触动了他内心的情绪的,那一周的时间,他的生活质量也可能是有所下降的。可是这份情绪又对他的正常生活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
这种设计让人气闷的很而且,在我们传统的观念里,大王这中“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观念我们是不提倡的。那么,他的认知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呢?
如果他们三个人都来做咨询——
1.你面对来访者,给他说什么?建议他该怎么办?
2.两位咨询师的应对是否正确?为什么?
3.看了此案,你有何感受和想法?
最重要的还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对待。我们真的不能提前预设什么,因为真的不确定咨询中会发生什么。就比如上周的一次咨询中,因为是提前预约,在我们一个大的框架内的预约,所以我曾经提前预设了一个流程,结果呢?完全用不上,而且相差太多。本来是做一个目标规划,结果成了情绪处理。这个时候,需要做调整的是我而不是对方。因为在整个咨询中,我们需要按着咨询目标来,但是又需要照顾到对方的状态,即使真的离咨询目标有了偏理,求助者出现了情绪,我们还是要先处理情绪。只有情绪处理好了,才有可能走进咨询目标。否则,一切都是空谈,一切都是白谈。
什么是合理的?什么是不合理的?因此出现了负性情绪,影响了生活质量,来求助了,就是不合理的。否则,哪怕是所有人都看着不合理,对方没觉得痛苦,反而开开心心的。需要调整什么呢?又需要调整谁呢?
真的便宜无好货,好货不便宜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