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劳累过度,看不到希望以及感觉不被需要时会产生深深的失落感和虚无感,因为这个时候不知道自己存在的价值是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尤其是当出现重大变故时,我们可能会陷入到这个死循环里走不出来。说到底,人是意义动物,我们活着不仅仅是为了活着。
虚无感,名词,字典没有明确定义。美学上指审美主体因对世界或特定对象以及自身存在的证据缺失、无根基、无归宿而体验到极其失落的感受。
虚无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因为我们找不到稳定的坚如磐石的人生底座。比如各种北漂,深漂等等,不仅肉身没有可容纳之处,精神也是同样如此。就好像浮萍,可能一点风一滴雨就会消失在茫茫宇宙,没有人知道自己的存在。
这种心情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会产生,特别是在痛苦的时候,在找不到方向的时候。当然,也有其他人会在一览众山小的时候产生虚无感,觉得人生目标均已达成,不过尔尔而已,往后余生我要做些什么呢?这种虚无感更多是一种阶段性目标达成后的产生的幻灭,调整一段时间后会重新出发。
最难过的是人在低潮时的虚无感,严重者会抑郁甚而想放弃生命。又或者我们坚持的努力的就是与时代相悖,那种无力感和撕裂感会让我们觉得人生不值得,因为你甚至都没有做错什么,自然也就不存在什么努力去做对,单纯就是时间到了,时代变了,你所珍视的一切就要被重新衡量,重新定位。那我们怎么办呢?
首先还是要直面它,不要抗拒或者忽略。有的人会用不停的劳动来麻痹自己,如果真的能在劳动中领悟到劳动的乐趣也是一件好事,虚无自然而然就会烟消云散,怕的是劳动的是身体,而心灵依然虚无。那我们需要沉下心来体验虚无是一种什么状态,它是确实的存在,是一种正常现象。那虚无来了,就与之和平相处好了,不要去追求其反面,所谓充实的人生。
其次我们需要的是把握好今天,因为昨天已经过去,它对现在已经造成了影响,而未来取决于我们的今天和昨天,只有踏踏实实的做好今天,才能给未来一个希望。而且在我们努力做好今天的同时,我们的目光是盯着当下的,当下就是实际存在,是有分量的,这会让我们身心都充盈起来,虚无感就会远离了。
和菜头老师说因为虚无一直存在,所以我们可以努力去寻找黑暗中的光亮,用那点光去照亮黑暗中的虚无。如果一定要给人生找寻什么意义,这种光亮就是意义,它不单可以照亮自己,也可以照亮别人。
比如虽然目前还是没有找到人生最终的方向,但是我依然聚焦在我目前的工作上,并且竭力做到最好,这就是在寻找自己的光,希望这点光能温暖自己,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