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不只是你今天开不开心,情绪是你行为模式和生命状态的呈现。
假如你是一位经常感到焦虑、紧张、抑郁的人;又或者总是处于一个不良情绪的状态中。
或者成天在想:我为什么总是这么情绪化?为什么我对事情总是没有耐心,而且容易波动?
如果您有这样的困扰,那么这本书《情绪钝感力》就是为您量身定制的。
这本书《情绪顿感力》的作者是加藤谛三,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和作家,曾经在多家企业和机构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本书主要围绕情绪钝感力这一概念展开,强调情绪钝感力并不是终身定局,而是可以经过训练和方法改善的。
这本书是心理学类图书中非常畅销的一本,十点读书创始人林少、有书创始人类雷文涛等都推荐这本书,本书通过许多实例、调查和科学研究,阐述了情绪钝感力的原因和影响,并提供了多种方法和技巧来帮助我们者管理情绪,简洁易懂、切实可行、行文生动、一点都不枯燥。
![](https://img.haomeiwen.com/i14274247/df3b16d5605a8e52.jpg)
我们先来看一个实验:摘自《情绪钝感力》P2-3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艾伦~朗格提出:“情绪的产生,基于大脑对信息的选择性捕获”。
他认为高敏感的人大多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实际情况也的确如此敏感的人会经历各种事件,并误认为自己对这些事件的判断和感受都是真实的。
其实事实并不总是如此,即使客观事实保持不变,当我们的主观认知发生变化时,所谓的客观事实也会发生改变。有一种观点认为我们接受新信息的过程并不复杂,不过是大脑检索已经掌握的知识,并从中寻找答案的过程。
20世纪初,美国行为心理学家约翰沃斯宣称,孩子可以通过训练形成条件反射,例如当一个孩子在和兔子玩耍的时候,测试人员在旁边故意发出咚的一声巨响。接受实验的孩子从此以后便会对兔子产生畏惧心理。
然而只要再让兔子温柔的靠近孩子,让孩子慢慢适应,他就会逐渐喜欢上这只兔子,而不再感到害怕。实验证明通过这种逆向操作可以消除孩子对兔子的恐惧心理。
在上述实验中兔子还是那只兔子,但是孩子对兔子的认知却发生了变化,兔子从可爱的动物变成了可怕的动物,可后来又变了回来。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情绪是由于我们个人的主观认知绝对的,当我们对的主观想法发生改变,情绪随之发生变化。这让我想起了曾经的一个故事。刚参加工作的第二年的10月份,10.1假期后上班的第一天就遭遇上级领导的检查,查出我的一个作业本有问题,于是被单位领导A严厉的批评,当时我就吓的瑟瑟发抖,感觉世界末日就要到来了一样,正巧看到了A那批评人的脸,眉毛紧促,一副凶巴巴的样子,经历了这么一段被批评的经历后,好长好长的时间里,我的整个世界都是黑暗的,没有了阳光,感觉自己很差劲,工作上的事情啥也做不好。后来换了单位,只要看到领导批评人,一皱眉毛我就紧张,曾经那种被批评的感觉又来了。
我的大脑里把皱眉骂人等同于在批评自己联系起来了。
那我可以怎么做呢?
摘自书本P14-15
然而钝感的人却截然不同,其实钝感是一种才能,你会发现在各行各业取得成功的人们当中,很多人都能自如的收放他们的钝感力这种才能可以帮助他们从次质和质疑的声音中跳脱出来,并且毫发无伤。
你不必在于你不必过于在意别人对你的评价,即使对于领导说的话,你也不必都往心里去。职场上的钝感力是你的防护膜让你摆脱没有必要的情绪内耗,抵抗压力,从而帮你提高工作效率。让我们想想看职场中你不是人际关系的人,总会比那些有自己的小圈子,有同事请你罩着的人要承受更多的精神压力,难道不是吗?
婚姻和家庭也需要钝感力。拥有了钝感力,你就拥有了能够长久维系亲密关系的能力。
那么什么是钝感力呢?另一个知名作家渡边淳一作者的著作《钝感力》中是这样说的:钝感力可直译为迟钝的力量,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的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它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钝感力好的人更容易成功,在书中渡边淳一讲了自己的一个例子,他刚开始写作时是和一帮三四十岁的文学新人一起在一个名为“石之会”的文学沙龙里互相交流创作心得。
因为大家都是文学新人,他们并不被报社出版社的编辑们重视,他们投稿的作品经常石沉大海,或者被原封不动的退回去。当时沙龙里有一个名叫欧的男作家,是沙龙里最有才华的一位,不过他的自尊心也最强,但遭遇退稿后,欧先生很长时间都缓不过气来,他整天无精打采,死气沉沉,挠头,叹气,满脸阴郁的神情。毫无疑问,长期处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中,欧先生的锐气渐失,从根儿上失去了创作新作品的欲望和斗志,几年后欧先生就彻底在文坛消失,很是让人惋惜,毕竟他那么有才华。
而渡边淳一先生则是欧先生的反面,当遭遇退稿时他就安慰自己,那个编辑根本不懂小说或者发现不了我的才能,那真是一个糟糕的家伙。虽然受到这样的打击,渡边淳一也会借酒消愁,但隔个三五天便重整旗鼓继续埋头创作,后面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渡边淳一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很棒的成就。
对比渡边淳一和这位欧先生一个成功了,一个没有成功,最大的区别就是有无钝感力是钝感力让渡边淳一最终成功。缺少钝感力让欧先生在文坛消失。
钝感力为什么有如此强大的效果呢?其实渡边淳一先生也从生理的角度进行了研究,渡边淳一先生本身是一位外科医生,从医学的角度,他认为钝感力会通过大脑神经影响血液的流动,对身体产生一种好的影响。钝感力好的人血液流动速度更快,心情会更舒畅,其实我们自己,也会有这样的体验,就是当我们心情好的时候,状态会很好,我们做事的效率会更高,反之如果我们的情绪低落,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做事的效率可想而知。
具体可以怎么做呢?给大家几点行动建议:
1、不必过于在意别人对你的评价,“脸皮儿“厚一点
2、分清事实和想法
3、冥想
请你回想一下,你身边的拥有超强钝感力的人,他的情绪状态是怎么样的、他是如何去处理各种情绪的呢?
拥有钝感力,给自己装上一副铠甲。
于是我就把自己单位被批评的事件进行了一次扫描
时间:2013.10.9
地点:会议室
人物:我和所有同事
事件:因为作业被指出竖式要写一起。不能写不下就写到下一版去了。
感受:难受,委屈,愤怒,
想法:以后再也抬不起头了,我是一个差生,我感动自己什么也做不好
写下来后,感觉舒服多了,而且分清了感受和想法,同时也想到了解决方案。
亲爱的你,如果未来一个星期或者一个月遇到事情没有做好被领导批评,或者和伴侣发生矛盾,或者辅导孩子作业想吼的时候,这时想起了情绪钝感力这本书,你会如何去根据上面的步骤来处理的?让我们用未来之眼来计划一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