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娘家是邻县(市)的一个村庄,距离我村有八九里路,从我记事起,母亲都是步行回娘家,有时自己,更多的时候,与邻村的二姨、四姨(按姊妹母亲是老三,她上面还有一大姐和一兄长,二人在我出生之前均已过世)一同前往。
早年间,家长大多数思想封建,重男轻女。再加上母亲姊妹四人,因此,她没进过学堂,只上过几天夜校,认识自己的名字,简单的加减法会算,但我从来没见母亲执笔写字,加减法也是心算。
我问母亲,为什么不上学呢?她告诉我,那个年代,姥爷姥娘老封建,认为姑娘上学有伤大雅,再加上姊妹多,家庭条件欠佳,她又排行在后,个人从小跑惯了,坐在学堂里郁闷,大人不让去,自己又小,没有主见,她说起来就后悔,埋怨父母,恨自己,不上学,不识字,成了睁眼瞎。
母亲带我走娘家,那时交通不便,只有步行,我岁数小,走不远就累了,坐在地上耍赖,母亲哄着我,抱一程,背一程,连哄带降,最后,走进姥娘家的小木门。
确切地说是妗子家,姥爷、姥娘、舅父,在我出生之前都已病逝,母亲回娘家,看望她的嫂子等娘家人,再就是给故去的亲人上坟燎纸。
我跟着母亲走亲戚,以玩为主,岁数小不懂事,除去玩耍外,再就是走亲戚能吃点儿好饭食,小孩没有多少想法,玩好吃好。
一般走亲戚是上午去,中午在此吃饭,下午回家,亲人相见,有说不完的话,小孩不管这些,玩够了,吃饱了,吵着回家,我也不例外,每次都是吵嚷着母亲,快快返家。
家,爱的港湾,离开半天就想,在亲戚家过夜,我记得没有几次,我从小恋家,家再破再穷,从不嫌弃它。有时候刚吃过饭,我嚷着回家,母亲贪图与他人多说一阵子话,我不依不饶,甚至大哭,无奈之下,母亲只好把话打住,等到下一次,把没有说完的话再续上。
母亲是我的依靠,我是母亲的寄托。从小到大,她以平凡而伟大的母爱情怀,呵护着我,关爱着我。在母亲的怀抱里,我享受无私的母爱,是母亲甘甜的乳汁哺育我,让我健康成长。
母亲多次对我讲,小时候,我体弱多病,再加上母亲最早的两个孩子出世不久夭折,所以她对我倍加疼爱,怕我有一点儿闪失。因此,在我成长的路上,母亲倾注了全部心血,用她的痴爱,祈盼我长大成人。
母亲又是一个虔诚的有神论者,在神面前,她顶礼膜拜。生前,古历的初一十五,她都燃上几柱香,口中念念有词,祈祷神的保佑。每次家里来了客人,包饺子是最高的礼遇,在吃饭前,她总是双手擎碗,碗里盛上水饺,祈求上苍,保佑一家人平安,祈盼五谷丰登,风调雨顺。
母亲是平凡的,平凡中彰显无私的母爱,在我心中,她的爱与勤劳并存。
2022.7.1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