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罗,友友们好,欢迎来到现代散文园地。
今天咱们聊一聊“胡适的散文《我的母亲》”。
胡适先生是一个出名的孝子,对于母亲极为敬重,从这篇文章中,可以了解其中的缘由。
胡适眼中的母亲,既是慈母也是严父。文章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母亲的坎坷经历令人唏嘘,而先进的教育理念又让人钦佩。
胡适五岁时,父亲病逝,留下年仅23岁的母亲,主持一大家子的生计。胡适有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两位嫂嫂的脾气都不好,常常摆着一张生气的脸。母亲比较温和,总是隐忍,偶尔忍不了才哭上一阵。
胡适与母亲相依为命,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看在眼里,心疼母亲所受的委屈,厌恶这种家人间的“软暴力”,于是,愤然发出以下感概。
“我渐渐明白,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还难受。”
这对于现在的我们也是一种警醒。无论与同事朋友,还是与身边的亲人相处,都应注意不可用冷冰冰的态度或者摆臭脸,这种无形的伤害对于情感杀伤力,有时比打骂吵架还严重。
胡适母亲年轻守寡,自己没有读过书,寄希望儿子能像他父亲一样成为读书人。她的教育方式也让人印象深刻,我将其归纳为以下四点:
一是严,每天天刚亮叫醒胡适,复盘昨天的过失。吾日三省吾身,胡母遵照圣贤的修身方法教导孩子,及时纠偏,培养好习惯。
二是慧,从不在外人面前打骂胡适,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但当只有她和孩子两个人时,则严肃批评,甚至重罚,且不让他哭出声。她的教育不是做给别人看,而是真的要让胡适长记性。
三是慈,胡适小时候因犯错被罚,不小心得眼病,母亲又急又后悔,用舌头舔病眼。
四是刚,母亲平日里温和,不与人起冲突,但对冒犯她的名誉,触及道德底线的人,则毫不客气,追究到底。比如在得知胡适的五叔在背后说一些莫须有的坏话时,她必要五叔当面道歉才罢休。
胡适母亲同样也望子成龙,但她没有过度溺爱,也没有过度严厉,而是通过言传身教,既严且慈,既柔且刚,循循善诱,可谓教子有方。她的教育理念值得现在的家长们反思。
母亲为人处世的态度和先进的教育方式,对于胡适的成长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胡适对此充满感恩。
文章最后,胡适用最朴素的文字饱含深情地说:“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这篇散文情感饱满,文字简练,选取的片段恰到好处地突出了母亲温和柔韧的性格和慈母严父的形象。值得学习借鉴。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请继续关注哦。
问题:
这篇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刻画母亲的形象?请说说你的理解和感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