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学而篇
1.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注释】
1.重:庄重、自持。威:威严。
2.学则不固:学,学术;固,顽固,固守。
3.主忠信:主,以……为主。
4.无友不如己者:无通“毋”;不如己者,即不仁之人。
5.惮:害怕、畏惧。
【释文】
孔子说:“一个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君子致力于学术,就不会固执。君子要以忠信为主,不要与缺乏仁德的人交朋友。发现自己的过错,就要勇于改正。”
【解读】
本章主旨,为孔子论君子的自我修养,分别谈论了做人要庄重,致力于学术,不固执己见,与仁德为友,以及有错则改等几个方面。其中,“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于《子罕篇第九》第二十五章重出。
孔子在这里提出,君子应当庄重大方,才能具有人格的威严;致力于学术,就不会固执。君子还要慎重交友,还要有过则勿惮改的对待错误和过失的正确态度。这一思想把君子从内到外的修养关联起来,对世人的内在修行、外在修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个人内心端正庄严,会反映到气质容颜上来,神态庄重威严、大方得体,就会使人感到稳重可靠,人们自然会加以敬重、信赖。反之,一个人倘若容仪不修,散漫随意,举止轻浮,人们也就会随意待他。
古语有云:人必自重而后人重之,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一个人只有先把自己看贵重了,别人才会敬重你。反之,一个人如果自轻自贱,也注定会被人轻视。想成为君子,自然要重视学习,善于结交仁义之友,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我。即使有了过错,也要正面对待,勇敢地加以改正。
君子的自我修养,也许秘诀就在于此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