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在家陪果崽崽,正好给他网购的橡皮泥到了,于是我们俩一起玩得热火朝天。
不好意思,没说实话,其实玩得最嗨的是我……毕竟果崽崽三岁还未满,除了把橡皮泥拿来搓条、搓球、切块、擀薄之外,他的最高技能就是用模板塑型了。所以我这个当妈的只好大显身手,小家伙点什么,我就给他捏什么。从小只摔过黄泥巴的我,在果崽崽崇拜和惊喜的赞叹中,“创作”激情越来越高亢,竟然全靠想象捏出了乌龟、螃蟹、小汽车、草莓、香蕉等等“大作”。
展示一下心理年龄比实际年龄小十倍的妈妈的抽象派橡皮泥作品:
在我没有解说的情况下,如果你能看出来捏的都是啥,那我就赢了!如果你没看出来,也没关系,毕竟不会影响果崽崽继续崇拜他无所不能的妈妈!
说到这个“无所不能”,其实全都是被果崽崽“逼”出来的:
“妈妈,车车坏了,你给我修嘛。”“好的好的。”随便找来一把螺丝刀准备糊弄一下,结果小家伙立即认真纠正:“妈妈,这个扁扁的不行,要梅花的。”好嘛好嘛,迅速换工具,变身修理工。
“妈妈,给我画个消防车吧,还要画个大卡车。”“什么什么?妈妈一天画儿都没学过……好的好的,不要哭,马上画。”一位“写意派画家”由此诞生。
“妈妈我饿了,我想吃三明治。”“啥?大晚上的……好好好,马上做!”一位中西合璧的大厨开始了漫漫修炼之旅。
……
我对果崽崽几乎有求必应,并且十分宽容甚至有点儿放纵,除了日常的吃喝拉撒玩,我还会纵容他的一些小调皮、小破坏。比如光着脚丫子满屋跑,比如下雨天在积水的浅坑里跳得满身泥水,比如把家里的锅碗瓢盆全都搬出来摆满一地,倒上水……前两天在我的暗示下,果崽崽十分肯定地表示,我是他最好的朋友。
我并不担心这些放纵会养成果崽崽的坏习惯,我反倒担心过分的束缚会影响他的心智。我觉得,小孩子调皮捣蛋搞破坏都是天然的野性与自由在进行自然的迸发,只可疏而不可堵。况且,这种行为本身并没有对他人、对他自己造成什么妨碍,可能只是他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而已,更多的时候是大人自己没有耐心、过分焦虑,甚至强迫症爆发,视所有的调皮捣蛋搞破坏为洪水猛兽,把小孩子那么一点小小的快乐都要扼杀掉!
所有的大人,曾经也是孩子,童年过得开心的,想想你是怎么过的;童年过得不开心的,想想你期盼的童年是什么样子的,设身处地,以己度人,其实能解决很多问题,然而这往往是大多数人所缺少的美德。
想想我小时候,爬山,手脚并用,半山腰发现有可以吃的野菜,直接趴在地上啃;下河,徒手捉鱼,把鞋子脱了装鱼,赤脚回家;下雨天,专门打着伞去小树林里破“水帘洞”,雪过天晴,哪里路滑走哪里,而且必须穿光滑的鞋子,放学一路溜着回家去……好像那个时候的父母,并没有特别担心我们长大会变坏,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就像一群放养的鸭子,悠然度过了童年时光。
当然,我的孩子不可能再复制我童年的生活和乐趣。因为他从小生活在城市里,已经没有了自然野生的生活环境,况且现在的社会氛围特别强调“教育理念”这个词儿,不管哪种类型的理念,都是在“圈养”的环境下,为文明社会培养小绅士和小淑女。在物质和文明都高度富足的今天,不需要野性,孩子们的童年仍然会收获很多快乐。然而,我依然愿意在正确引导的前提下,任由他去!在“圈养”的同时给予他最大的自由,来释放他原始的小野性。
因为,从他进入幼儿园开始,就将接受成人世界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可能符合人性,也可能不符合人性,但我不可能不送他去幼儿园,也不可能不让他接受教育,更不可能一辈子守着他。我只想尽我所能,给他一个无压的童年,以期对他将来适应这个压力越来越大的社会能够有所裨益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