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9087956/dd84aec3386523e5.jpeg)
我们的旅游团队,一进苏州,便看到白墙青瓦,错落参差,小桥流水,绿树人家。青石小径曲曲折折,绕墙而去,一股久远古老的气息扑面而来。我想苏州真是一座质朴淳厚、一尘不染的城市。
导游安排我们先游报恩寺,在去的路上,导游讲:“报恩寺又称北寺塔,苏州的话说出来叫‘不是塔’,其实寺内真的有一座塔,被称作‘江南第一塔’,传说三国时期的孙权为报母亲吴太夫人之恩而建。佛家胜地,清静之所,待会儿进入寺内,不要大声喧哗。”听到这儿,我嘱咐儿子,“听到了吗?一会儿进入寺内,不要乱说话。”
进入寺内,刚下车,还没来得及站稳脚跟,一位年轻小伙子,举着小旗,操着苏州普通话说:“大家不要随意走动,先跟我来,来,后面的跟上,到这边来。” 我和儿子唯恐拉在后面,迷失了方向,紧紧跟着导游。
大家像一群外星来客,携妻带子,亦步亦趋的跟着导游,迎面先看到的是一蹲大弥勒佛,腆胸露肚,两手搭在膝盖上,盘腿而坐,那弯弯的笑口,那弯弯的笑眉,永远昭示着“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有人开始拿出相机,要在这儿拍照。导游忙说:“大家不要忙着拍照,一会儿自由活动时再拍,先跟我来。”我拽着儿子,紧跟在导游后面,生怕有什么好景致看不上,生怕有什么好趣闻听不到。
大家忽忽地跟着导游来到一个殿堂前,导游神秘而又庄重地说:“过去上这来进香的都是达官贵人,现在开放了,人人都可以来此拜佛许愿,大家是山东的客人,今天来到本寺是有缘分的,正赶上大师主持法事,降福众生,我们一起进去接受大师的降福,谁走在前面谁的福气就大。” 话音刚落,有几个年轻的妈妈领着孩子就往前挤,儿子拽着我也跟着往前挤,还没看清挤进的是个什么殿堂,早有一名穿长袍的和尚把我们领进一间昏暗而又干净的屋子 ,屋子里的地面上,摆着三排矮矮的青色坐榻,前面有一供桌,黑漆漆的,桌上放着烛台,黄纸片等。那个和尚发话了,也是苏州普通话,“大家往前来,前面的受福就多,双手合十,跪在坐榻上,闭上眼睛。”我虔诚的跪下,儿子一看坐榻不知如何跪,我赶忙教给儿子“这样,两腿跪在上面,屁股抬起来。”儿子学着我的样子跪下,两手合十,虔诚地闭上了眼睛。
“大家闭上眼睛,可以许愿,最多许三个,许愿是需要还愿的,但你们远道而来,不必还愿,我给您们降幅,愿望就可实现的,”我只觉有水洒在头顶,一下子联想到了观音菩萨的玉净瓶。
“好了,大家可以睁开眼睛,今天有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老,来到我寺,你们有机会去见大师,这机会是非常难得的,大师们云游四海,各处布道,能在此相遇,真是幸运,这是你们的福分。我这有些佛印,我发到谁手,谁就可以去见大师,发不到的可在此留下。”
我心里着急得很,害怕发不到佛印,更虔诚的把双手举到鼻子前面。只见和尚走到最后一排,把第一张佛印递到一位穿着时髦的姑娘手中,姑娘满脸笑容,两手紧紧捂着佛印,转身走了出去。接着和尚又把第二张发给了一位领着孩子的母亲,那位母亲也满面喜色地走了出去,孩子紧紧跟在后面。第三张,第四张,第五张...... 终于发到了我这里,我像得到一张救命符,双手紧紧捂着,生怕一不小心飞走了似的。
我走出和尚降福的屋子,领着儿子,迷迷糊糊跟着队伍,被导游引着,又走进了一间幽暗的屋子,屋子里有好几位大师正坐在那里接客,导游指定我坐在了靠门的大师面前,我小心翼翼的坐下,胆怯地看了一眼大师,赶忙低下了头,这不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方丈,和电影上看到的长长白眉方丈不一样,这大师也就三十来岁,高高的颧骨上镶嵌着一对黑幽幽的眼睛,像一把刀子,想要挖出你身上的什么东西。大师见我低头不语,开始也操着苏州普通话发问了“你们是母子俩吧,你那年生人?你丈夫那年生人?”我怯怯地回答了他。大师略一掐算说:“你丈夫有财运,明年是你丈夫的财运年,你的孩子将来也会高官得做的,你得烧三注高香,才能保你丈夫的财运。”
一听烧香,我突然想起,那年和儿子去蓬莱烧香的事,那次也是被大师指点着烧了三注高香,回去的路上,大家都说上当受骗了,想到这儿,不免警惕起来。大师看我没有反应,特意强调说:“你听明白了吗?三注高香,九九归一,三百九十九。”儿子一听又要烧香,偷偷地看看我。“没必要了,我没带这么多钱。”“佛家面前是不能打诳语的。”大师有些生气了,“不烧三百九十九的,可烧一百八的。”大师竟也会讨价还价,我不免更觉受骗,于是说“不必了。”“那你来这干吗?出去!赶快出去!”大师的高颧骨有些变了形,黑幽幽的眼睛往上一番,白眼晶露出来,恶狠狠的瞪着我们,本来两手平放到身前,这时竟挥起了左袖,毫不耐烦地连说着“出去!出去!”儿子都有些害怕了,我赶忙站起来,这时后面还等着一对夫妇,准备一睹大师的尊严呢!
我和儿子正想走出大师的门,一个小和尚拦住了我,“捐钱!”我回头一看,小和尚面前有一高柜,上面摆着几张钞票,和我同来的老师正在掏钱。我从自己的兜里拿出十元,放到柜子上。小和尚轻蔑的说:“不行,最少二十。”我又从兜里掏出十元,放到柜子上。
出了大师的接待室,仰头看看那高高矗立的北寺塔,庄严肃穆,这就是佛家圣地,一尘不染的报恩寺,怎么和我想象的出家之地不一样了呢?
2008年7月15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