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猜,看到这个标题,你的态度是不屑的。因为我对同流合污也很反感,甚至决意要学那“出淤泥而不染”的清莲,做这浊世中的一股清流。
后来我发现,这是因为我衣食足已度日,还没有被生活逼到绝处,所以才能有所追求。
但在读了鲁彦的《李妈》之后,让我觉得:同流合污,有时也是生存之道。当我们无路可走,陷入绝境的时候,同流合污也许是种出路。
01、
李妈是到上海来找工作的老实本分的乡下妇女,在一家“丁老荐头行”等活儿。荐头行就是现在的中介所,将招人的和找工作的从中牵线赚介绍费。在这里等活儿的全是做家政的女人。
看着荐头行里高矮胖瘦、老少美丑的女人都各自有了主家,只有李妈等了14天,还是没人肯用她。
不仅如此,那些女人虽来自各地,相互间都很客气,却唯独对李妈特别冷淡,嘲笑挖苦她,就连丁老板对她也没好脸色。
这个可怜的女人,身处异地,无亲无邻,什么都得靠自己。两年前,她和丈夫上山砍柴,突然来了士兵将丈夫抓走了,再没回来。留下她和一个9岁的儿子相依为命。
本来还有两间土房,但几个月前飓风加上大水,就一无所有了。她将儿子寄养在姑母家,答应每月寄3元钱过去,就只身来上海找工作了。其实,家政的工作每月也才4元。
眼下工作没着落,自己挨饿不说,儿子也要挨饿,姑母家并不好过,也有一堆孩子要养。所以,她只能靠自己。
02、
终于来了个东家,说要老实本分的,丁老就推荐了李妈。李妈的心激动得突突跳,她把这当成神圣的使命,一心想留在东家好好干,养活自己和儿子。
但事实并非她想的那么简单。她勤劳吃苦,有时忙到饭都没吃,活儿却越来越多,东家的话也越来越难听,骂她蠢,骂她不如猪。
她强忍眼泪继续做,却还是在3天试用期后被退回到丁老荐头行,一分钱没拿到,白干了3天。但凡还有别的选择,她决不愿再做娘姨。但是没有,她只能期望遇到一个好东家。
之后又去了一家,她还是保持一贯的勤劳本分,别的娘姨教她买菜揩油的方法,她不屑去做。她想着只要自己好好干,东家一定会加工钱的。
结果是东家怀疑她,甚至监视她,大人孩子当着她的面就说揩油吃油的话,对她整日辱骂,她只得忍着,因为还有儿子要养。
后来,每个人都拿她当出气筒,她终于受不住,又回到了荐头行。她就不信找不到一个好东家。
接着又做了几家,她终于得出结论:“天下老鸦一般黑!”,没有一个东家把娘姨当人看,没有一个东家不怀疑娘姨偷东西,也没有一个东家不骂娘姨偷懒的。
03、
她反复折腾了好几回,发现自己不但白干了活,白受了气,还要被冤枉。自己明明勤劳本分地踏实工作,却快要饿死了。
再看其他的娘姨,也和她一样没做几天就被辞退了,可她们看上去日子却过得挺好,不但自己吃穿不愁,还有钱寄回家里。可她呢?连自己都养不活,更别提养儿子。
起初李妈想不明白,后来就明白了:都是揩了油。她觉得这很不正当,可事实证明这就是生存之道。
她一不偷懒,二不揩油,三又听话,堪称家政界的一股清流。可换来的是什么?被冤枉,被打骂,被辞退,白干。
生活逼迫她学聪明了:同流合污。学那些娘姨,照样揩油,照样偷懒,照样不听话。
奇怪的是,她变得同流合污以后,东家反而不敢辱骂她了,那些娘姨也不再讥笑她,都和她要好了。她们拍拍她的腿说:“现在你和我们是一伙啦!”。
李妈是变坏了,从一个老实本分的人,变成了一个刁精世故的人。但她也终于可以养活自己和儿子了,还有什么比活下去更重要呢。
多可笑!多讽刺!当你想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时,大家都来欺负你,就连生活也逼迫你,让你活不下去。可当你与这个社会同流合污了,大家就都喜欢你,生活也待你仁慈了。
屈原在《楚辞·渔父》中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最后,他在绝望之下投入了汨罗江。这说明举世皆浊的时候,一个人是无法独自保持清高的。
屈原不屑同流合污,用死保住了自己的高洁。他有惊世之才,所以流芳千古。可普通人呢?只会白白丢失性命,就像从未来过这世间一样。
我不是鼓励你同流合污,只是希望在你陷入绝境的时候,还能有一条逃生之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