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5061984/f2d364c5b37e60f7.jpg)
每个人都想要获得智慧,但是,在论语中,孔子认为的智慧跟我们所熟悉的智慧一样吗?智慧究竟有什么用?怎么用?如何所得?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论语中的智慧。
真正的智慧有一个重要标准,就是面对人心,你拥有什么样的判断力。
当然,这里说的是智慧,而不是小聪明呦。
樊迟在问老师什么是“知”(智)的时候,老师就说了两个字,“知人”(《论语·颜渊》)。也就是说,如果你懂得天体物理,懂得生物化学,或许你不是拥有大智慧,你只是拥有了知识;真正的智慧有一个重要标准,就是面对人心,你拥有什么样的判断力。
“知人”以后要做什么呢?“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论语·颜渊》)也就是说,让贤达的、善良的人,让这些符合核心价值的人,在那些不怎么善良的、有一己之私的人之上。这是一个标准。
人性中没有绝对的善与恶。其实,人性中的各种元素在不同的土壤、不同的温度、不同的环境中,或善或恶,在一定的环境作用下都会有所释放。
怎么样才能“知人”呢?孔子说,你看一个人,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为政》)
“视其所以”:从一开始你要看到他为什么这么做。看他做一件事不在于他在做什么,而在于他的动机是什么。
“观其所由”:你要看他做事的经过和他使用的方法又是什么。
“察其所安”:一个人做一件事,什么叫结束或者没结束?不在于一件事情物理过程的终结,而在于他的心在这个结果上终于安顿了吗?有些事情完了,但人心仍然不安,意犹未尽,他还要做;有些事情没有完,但是有人可以说,雪夜访戴,我乘兴而来,兴尽而返,我到了朋友门前,我可以不敲门就走,因为我的心已经安了。
同样是吃饭,有些人是为了充饥,有些人是为了美食;同样是睡觉,有些人是为了休息,有些人是为了做梦。
每一个人的动机都不相同。你要从他的行为背后去追究真正的原因。
你如何去观察一个人呢?
孔子告诉我们,你要去看一个人的过错,因为每个人的过错最终都是可以归类的,叫作:“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论语·里仁》)“党”,就是结党营私的“党”,在这里指归类,每个人的过错都是可以归进某一类的人所犯的错误。
人的过错千奇百怪,不一而足,在过错里最见人心。
有人是因为软弱犯错,有人是因为轻信犯错,很多人的过错是源自善良。学生问孔子:“以德报怨,何如?”孔子告诉他,你应该“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以德报怨”不也是一种过错吗?很多人都是由于内心过于慈悲、柔软而超出了底线,所以屡屡被伤害。这也是一种过错。从这种过错中,你或许能看出这个人心中一种深刻的善良。
其实,人们面对过错的时候,怎么去观察他们,有两点很重要:第一点,就是犯错之后的态度。用孔子学生子贡的话说,君子不是不犯错,但君子之过如同日月之食,太阳和月亮都在天上,太阳再灿烂也有日食,月亮再皎洁也有月食。所以,“过也,人皆见之”,他错就错了,大家看得见,是明摆着的;“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改了之后他还好端端的,你还得仰望他。
所以,君子“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错就错了,别怕改;“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错了不改才叫过错。这一点很重要,错就错了,马上改。
第二点,真正的君子还有一个特点,叫“不贰过”(《论语·雍也》),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不犯同样的错误。人这一辈子是可以犯错误的,但是犯错误也要有点品质,也要高级一点,我们不能屡屡犯同样一个错误。
孔子说,观察一个人,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其实就是告诉我们怎么样能够获得大智慧。
获得大智慧以后是为了干什么?
大智慧的获得,不是为了我们飞短流长品评人物,是为了有用。也就是说,在这个世界上,“知人”之后应当知道如何用人。
孔子会用什么人?孔子也说了他自己的标准:“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论语·述而》)临事而惧啊,一事当前心里得知道害怕。
想一想,今天领导在下任务的时候,很可能面对两种人。第一种人听个大概马上就拍胸脯说:“请领导放心,我二十四小时当四十二小时干,保证完成任务,我立下军令状,完不成拿我是问,都包在我身上了。”第二种人在那儿听啊听啊,最后说:“您说的这件事太大,您让我回去再收集点数据,我好好考虑一个可行性方案,我尽量把它完成。”这样的两种人,你会用谁?
第一种人就是敢于“暴虎冯河”的人。第二种人就叫作临事而惧,他是真知道害怕啊!
在这个世界上,什么都不怕的人是最让别人害怕的。孔子说,一个人得有一点敬畏之心。一个责任摆在那里,你要来担当的时候,心里总要问一问,是不是真正沉甸甸地把它当回事?
但是,惧怕也要有个分寸,你怕到打退堂鼓吗?这个事真的不做了吗?没个分寸,怕到不做,也不行。所以还有后四个字,就是孔子说的,“好谋而成”。什么叫“好谋而成”?就是我真把它当回事接下来了,然后好好地运用自己的智慧,一步一步去谋划,直至完成。孔子说:“你问我用什么人吗?我就用这样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