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救
今天打开电视就被一则四川沉船事件的新闻震惊到了,仔细研究了他们沉船的原因,我觉得这是一次本可以避免的事故,如果游客们有足够的自觉性,按照乘船要求自觉穿好救身衣,就有极大的获救可能,如果游客可以听从天气预报的气象黄色预警警告,就不应该选择此次出行。同情震撼这样一群年轻的生命消逝的同时,我们应该再次从这种惨痛的教训中吸取教训。
不穿救身衣这件事情,让我联想到了国人乘车系安全带不自觉的现象。
在去美国做交换生之前,我也没有坐车系安全带的意识,有时候甚至忘记了车里有安全带这个东西的存在,因为没有人会提醒你系安全带,也没有人会系它们给你提醒和榜样的作用。
来到美国后,第一天做房东的车,她就告诉我要系上安全带,因为不习惯,我还是会忘记,每次忘记系安全带的时候,她都会叮嘱我,系上安全带,不管是坐在小轿车的前排还是后排,都要系上,没有例外。
回国后,我已经养成了这样的习惯,但是周围的人却时常用异样的眼光看我,有时候,我系上安全带,驾驶室的驾驶员还会来一句,"你是不是嫌我开车技术不好啊。" 现在我系上安全带,我们单位的司机还会出于好心提醒我"这个没关系的,不用系的,我一般去市区的时候系一下,这里不抓,不会扣分的。"
在国内,我们往往像猫捉老鼠一样对待那些规章制度,认认真真执行规章制度的似乎被看成是不入流的人,按交通规则老实开车被认为"傻",你得学会看探头,有探头的地方就开慢一点,不要压线,没探头的地方就灵活一点。
这就像我们国人似乎更喜欢琢磨规则下面的潜规则,字面上的规则都是应付的,规则下面藏着许多潜水地带。
为什么我们总不喜欢按规则出牌,总认为有地位、聪明的人都是有捷径的,我想有这样几方面的原因:
一个是人本性上的侥幸心理,不按常理出牌才能显出自己的本事,开车不系安全带,只要看到警察的时候应付一下就行,这系安全带的事情就是为了应付检查的。学生会寻找考试的捷径,老师提供考试的技巧,一个不用深入领会知识的人在应试教育面前可以考过一个认真学习知识的人。在中国的英语四六级考试中,一个地地道道的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人竟然考不过一个从未出国的中国学生,这是怎样的一种讽刺呢?
第二个原因是"劣币驱逐良币"效应,老实人吃亏这种事也是在国内屡见不鲜的。依然拿开车这件事举个例子,刚开车的时候我们大伙也是老老实实的。虽然车队很长,我们还是排在车队的后面,但是渐渐发现很多后来的车都插到了前面,为了不碰到自己的车,我们还是会选择让插队的车插进来。渐渐地发现,老老实实排队在中国的道路上面临的就是一直吃红灯,一直被车插队,一直遭遇上班迟到,下班开不到。在这样的氛围下,还有几个之前守规矩的人会一直保持守规矩的姿态呢?
在加州的时候,所有人都不会闯红灯穿马路的,行人过马路的时候,司机都会停下来让行人先过。这样的习惯到了中国就要"因地制宜"了,虽然是绿灯,你也得小心那些不守规矩的车闯红灯撞上来,在没有红绿灯的斑马线上,如果你一直等着车停下来你才过马路,就不知道要等多久了。我看到一些欧美人来到中国以后也是领悟到了中国的国情,过马路也开始不老实了,坐车上地铁上电梯,和大家一样往里挤,你要是不挤,你就是傻。
此次事件出事的游客回到新闻四川翻船事件,抛开其他导致这场灾害的因素不管,从这一群游客身上也是应该好好吸取教训的。不要把所有的规矩都当成是"家长制"下的产物,我们不必要对这些明明是处于安全考虑的设计,包括救生衣,包括安全带报有如此不屑一顾,吊儿郎当的态度。中国人聪明,很多时候这种聪明是加引号的,我们的聪明体现在找规则的漏洞,钻规则的孔子,找寻规则下面的灰色地带,利益空间,我们更热衷于寻找潜规则。
我不喜欢这种聪明,相反地,我喜欢西方人透出的那种规规矩矩的"笨,他们的规则不多,但是只要是规则,他们就老老实实的执行,他们知道这些制度是为了他们好。我们说西方人的脑子是一根筋的,但是在这种生命的规则面前,不就应该用这样的一根筋吗?要是一根筋,就不会出现最上面那则新闻的惨剧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