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路》:敢问路在何方
“在中国,你必须得上大学,因为人们告诉你:必须得这么做。而当你真的去上大学了,你会发现,那里什么都没有。”BBC纪录片高级编辑尼克·费雷泽在第67届联合国大会的讲台上激动地对台下的联合国副秘书长、丹麦王储妃、赞比亚商业部长、中国的外交官员这样说。
主动请缨做纪录片制片人的艾德金斯对记者解释:“只有老师最能讲述‘体制’和‘政治’的问题。我们必须向全世界的观众讲述背后的故事,切中要害。你在中国,当然很容易理解这个故事发生的语境和背景。但是你要是不在中国,就很难理解。”
但是,我认为,尽管这两位编辑和制片人义愤填膺地向观众讲述中国的问题,但他们自身并不清楚纪录片《出路》反映的问题。他们认为《出路》呈现的是中国教育体制内的乱象,但是该纪录片并不是重在讲述教育体制。
纪录片的主线是王振祥,他并不是一个真正的老师,据他自己讲述:弘博软件教育学院的“老师”基本上都是公司里的员工,他们前一天晚上在网上下载课件,第二天上课给学生放一遍,他们都没有教师资格证。另外,王振祥做招生宣传时用的图片资料是在百度上下载的,严格地说,王振祥利用网络搜素的虚假信息欺骗农村考生及其家长的行为已经构成了诈骗。因此,他只是个冒充老师的诈骗犯。
其次,王盼平时学习比较用功,万超毕业之前学习是否勤奋我们无从得知,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王盼和万超都是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
分析到这里,纪录片中主要人物的轮廓已经显现了,简单地说:一个冒充大学老师的诈骗犯和两个成绩比较差的学生。这些人在中国教育体制的问题上有话语权吗?
当然,有必要澄清一下:笔者写这篇文章并不是出于盲目的爱国主义,作为一个生于农村,长于河北,毕业于衡水中学,曾两次参加高考的学生,我很清楚中国的教育体制有很多问题,但是批评指责也得讲道理,如果本身成绩差,又在大学里混了四年,毕业后还能找到体面的工作,我觉得这样的教育体制才是真有问题。
纪录片《出路》究竟想讲述什么呢?导演陈为军说:“如果一个人努力地工作,努力的学习,却还是不能改变命运,依然贫穷,那么这样的群体是否就该抬起头来看看,是不是我们所处的系统出了问题?”
显然,陈为军认为当今的中国仍是一个阶层相对固化的社会,像王盼、万超这样家境不好的学生难以通过求学这条路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知道当今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农村的教师想调到城市,城市的老师想调到大城市,而且不仅是师资力量,还有其他多媒体资源、科技设备等。
我清楚目前的高考制度仍不太合理,录取分数因地而异,存在地方保护主义。
我也了解社会上有许多私立院校,学费昂贵但教学水平低下。
但是,许多家长也明白这些,结果是他们仍把孩子往大学里塞。我们总说: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其实仔细想想高考和其他选择一样,甚至高考这条路更为宽阔,只不过我们把其他路都否定了,只允许走高考这条路,于是它便成了独木桥。
读书、接受教育是为了唤醒学生内在的力量,培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教育是以人为最高目的的。但是当即将上学的孩子用迷茫的眼神询问:“为什么要上学?”时,有多少父母给出的答案是:为了考大学。
我并不是反对上大学,但我认为上大学并不适合所有人,并不适合中国所有家庭。这是一个多元的社会,我们应该给自己、给孩子更多的选择。我们在扼杀其他选择的同时也扼杀了儿童的天赋和未来。
陈为军给《出路》想的英文名为《CHINESE DREAM》,他想通过这部纪录片启示我们寻找中国未来的出路,敢问路在何方?路就在脚下,在你我脚下,在每个中国人脚下,我们的社会体制的确存在问题,但比体制问题更大的是价值观,不合理的体制何以存在且难以改变,是因为我们内心是承认并接受它的,我们的观念不能局限在体制里面,而应该走在体制前面,只有在观念上与时俱进,不合理的体制才会改变。中国才有出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