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卫琴
——纪录片《出路》感想
《出路》大象点映成功,起初是带着随意心态走进影院。但是看完影片之后,深悟电影本身蕴涵的深意并不随意。电影“有功于世道人心”的作用,在影片中凸显。从教育到思想,从个人到社会,从当下到过往,每个人看完,内心泛起涟漪,更有甚者,内心或已掀起风暴也未尝可知。只是这样的情感风暴,总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不可名状之物打扰着那个叫做灵魂的东西,让你寝食不安,不吐不快。
人生之路《出路》的故事发生在十年前,导演郑琼有意筛选了三个不同地区、不同身份,最重要是不同起点孩子的故事。遴选出有代表特色的小镇青年徐佳、北京辍学女孩袁晗寒和12岁贫困山村上小学二年级的姑娘马百娟。
三个人,三种人生,三种不同命运。
马百娟,一个甘肃贫困山区里的小姑娘。每天要走很远的山路去上学,放学后还要干很多农活,她的早饭就是开水泡一个前天的馒头。那里的贫穷真的是无法想象,所以她的梦想可能就是她课本读到的:“我家住楼房,客厅真宽敞,入夜人安睡,窗帘映月光。”
徐佳,小镇青年,父亲打工因为没有文化受到欺负,希望儿子能够有文化,于是复读三年,全靠寡居的母亲养活,一度因为学习压力,失眠、焦虑,出现心慌出汗等症状,他的梦想就是考上理想的大学。
袁晗寒,是一个条件优越,拥有北京户口,十七岁从美院附中退学的姑娘。她的梦想是犹豫的,迷离的,偶尔会想“不会饿死就好”,她的日子就是画画,开酒吧,享受自由的生活。
围绕三个孩子的生活、梦想及未来的出路在电影中基本全部展现。故事结尾,马百娟小学没毕业辍学,想去打工,因为年龄太小,被拒绝。最后逃不脱十几岁嫁给表哥的命运;徐佳考上心仪大学,顺利毕业,找到了一份他感觉还可以的工作,和女朋友结婚,也走上一条他认为理想的人生路。袁晗寒,去了德国学习,毕业后在北京开了一家艺术投资公司。
六年时间,三年一个节点。就在这样的节点里,每个人的命运就此发生变化。12岁的马百娟读书时是那么认真,她读着“原来的学校没有桌椅,现在的我们教室宽敞明亮,有足球场,周围围满了观众。”镜头摇出,从破烂不堪的教室里切换山村小学的操场,只是一片简单的平地,黄土垒就的院墙,远处依然是高山阻隔下贫瘠的客观现实,这个长镜头不仅如实再现百娟生活的乡村真实模样,画面本身具有思想的张力,也让人内心一阵疑问,就是在这样贫穷与现实,真实与理想赤裸裸的对比下,让人看出了多少无奈。那时的百娟,最大的理想就是可以吃饱饭,家里可以喝上水,能够打工挣一千元钱。
影片里没有任何评论,全部是三个主人公生活中真实细节的叠加,生活小事的瞬间决定了他们人生的蝶变。小镇青年徐佳,他没有诅咒黑暗,而是尽自己最大努力去点亮自己的人生。为了实现把大学录取通知书给死去的爸爸一个交代,复读三年,终于考上湖北工业大学。彼时他的发型和气质,就是那个当时的他最真实的本来呈现,那个小镇亦或心怀踏实梦想青涩凌冽、挣扎实现愿望的一代人的缩影。作为四五线小城的观众,很多人在徐佳身上找到了影子和共鸣。
人生之路如何把这些细节,变成了打动人心的思虑,影片剪辑时,煞费苦心,也动了不少心思。成长面对命运的妥协,同样是辍学,山村的贫困女孩和城市女孩的命运亦是显示巨大差距。不甘心的山里姑娘15岁的马百娟虽然也有过去找洗碗工的经历,最终还是没有逃脱环境和父母的安排,也许在她心里,16岁嫁给表哥,17岁生娃和周围小姐妹一样,对未来和人生,就是她周边的环境影响,是她父亲那句:“女孩迟早是别人家的人。”当她找工作失利,站在桥边思考时,是否已经认同了这样的命运安排。
北京女孩袁晗寒拥有良好的家庭条件,她比别人多了更多自由与选择。开咖啡馆去德国留学,上海实习,最终北京注册艺术公司。
提出长镜头理论的安德烈.巴赞曾说,在艺术创作中,写实和虚构都是艺术家个人独有的权利。在文学和电影中,现实的血肉并不比最离奇的幻想更容易把握。面对电影这个复杂而隐秘的大众艺术,《出路》作为一部明显的艺术片,对现实的如此贴近表现,也让不同观者产生不同观影体验与启发。它的现实性和表演的真实感,所展示和没有显现的文化课题,抛弃了传统意识人们所理解的“直、浅、露、白”,从“接受就是再创造”理念出发,在影院形成封闭的“审美场”里,我们被遮蔽的认知得到有效激发。
无数人走进影院,买票看电影的目的除了体验娱乐性之外,内心也埋藏想要弥补个人经验空白的期待,填充精神经验的空虚。那么作为看完这部《出路》,想要对照电影解构自己生活来说,思考成为一条主线。作为置身时代洪流的每个个体,我们彼此从未有过“对命运如何改变”这样的人生追问。你是谁?你将往何处去?没有人在浮躁的当下,花时间去思考这样的问题,忙碌迷惑不止是一个人生阶段所经历的过程。
每个人都是根据自己已知猜测这无穷的未知,以自己的热情勾画出世界,所以每个人的世界不同。但是如何不同,是什么原因构成这不同本身,我想这就是这部电影给我们带来的思考和意义。
一个人在平凡的生存中找到属于自己更重大的意义,成为当下你我急需要面对的课题。
人生之路叔本华说,决定人的命运具有根本差别的因素是:人的自身、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和人向其他人所显示的样子。而电影中徐佳、马百娟和袁晗寒这三个人找寻命运的履痕,其实浓缩了中国千千万万时代洪流下年轻人的影子。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我们无法勾勒别人的人生版本,但是作为观者,更多会反思自己的人生。
对人生存境遇的关注,和人性遭扭曲的不满和抗争,是近代哲学所关注的哲学问题之一。那么通过对时间的感受与节奏,建立自己的时间之流,透过三个不同人不同道路的展示,表达了怎样的意图,对人生对未来的出路的追问到底又是什么?
有人说,历史是层叠的过程,当我们注视当下时,必须给予时代以应有的尊重。生活忙碌如蝼蚁状的你我,恍然感觉彼时和今日似乎没有什么不同,殊不知世界已然发生深刻变化,而中国在改革的洪流下,各个社会阶层也有了不同以往的需求。普通民众思想意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也变得不同与以往。而这也印证了德国著名心理学家于果明斯特伯格提出的“电影不存在荧幕,只存在于观众的头脑。”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电影观众亦然。电影散场,众说纷纭,环境决定命运说;家庭和父母的期望造就了不同的命运说成为讨论热点。
而这部纪实片的最大特色就是真实的讲述。没有院线商业片里波澜壮阔和跌宕起伏的波折,只有现实人生每个人遭遇命运的真实面对,这部电影的观影感受,早已抛弃了娱乐片以享乐、浅思考、重感官为主的观影感受。
作为四线甚至五线小城,观者的我们,颇为认同的是小镇青年徐佳的人生出路。他人生过程里,可能就藏着我们身边无数朋友的影子。来自农村,和女同学成婚,在远离家乡的城市里打拼属于自己的人生。所有如徐佳一样,作为标签一般,影印出无数来自乡村或者来自小镇的青年,而他们身上都赫然写着“奋斗”的字样。
有时候我们会认为,一个原因会导致一个结果。但生活不同,生活的精彩就如同毕加索笔下的线条,每一条线条都是引发新创造的一种可能。在复杂的生活命题里,命题变得越来越复杂,结果自然也变得五花八门起来。
人生之路奋斗的主命题永远写在每个人内心深处,持消极观点的人会认为不可理喻,悲观地评价,起点不同,在努力也没用。但是更多平凡如徐佳的普通人,全力以赴靠个人勤奋努力一点点改变命运的做法,还是值得嘉奖与期许。
只有奋斗过,努力之后,人生才有不同。有时努力不仅仅是为当下,还是为了未来拥有无数可能,亦或是为下一代更好的生活。
世俗的观点,会认为在每一个奋斗不停的身影与行动背后,下一代看到的不仅仅是身教的重要性,还有实实在在各种条件的变化。
梦想只因努力而改变,这个被我们无数遍喊过的口号,其实不仅仅是口号。
人生之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