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智、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不须防检,不须穷索。若心懈,则有防;心苟不懈,何防之有!理有未得,故须穷索;存久自明,安待穷索!此道与物无对,“大”不足以明之。天地之用,皆我之用。孟子言“万物皆备于我”,须“反身而诚”,乃为大乐。若反身未诚,则犹是二物有对,以己合彼,终未有之,又安得乐!《订顽》意思,(横渠西铭,旧名《订顽》。)乃备言此体,以此意存之,更有何事。“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未尝致纤毫之力,此其存之之道。若存得,便合有得。盖良知良能,元不丧失。以昔日习心未除,却须存习此心,久则可夺旧习。此理至约,惟患不能守。既能体之而乐,亦不患不能守也。
刘蕺山曰:程子首识仁,不是教人悬空参悟,正就学者随事精察力行之中先与识个大头脑所在,便好容易下工夫也。识得后,只须用葆任法,曰“诚敬存之”而已。而勿忘、勿助之间,其真用力候也。盖天理微妙之中,着不得一毫意见伎俩,与之凑泊。才用纤毫之力,便是以己合彼之劳矣,安得有反身而诚之乐。诚者,自明而诚之谓。敬者,一于诚而不二之谓。诚只是诚此理,敬只是敬此诚,何力之有!后人不识仁,将天地间一种无外之理,封作一膜看,因并不识诚敬,将本心中一点活泼之灵,滞作一物用,胥失之矣!良知良能是本心,昏昧放逸是习心。向来不识此理,故种种本心为习心用;今来既识此理,故种种习心为本心转。又何患不存之,又存而不能期月守也?此程子见道分明语也。乃先儒以为地位高者之事,非浅学可几,学者只合说“克己复礼为仁”。周海门先生深不然之,以为“不识仁而能复礼者无有”,是处极为有见。而顾泾阳先生则云:“学者极喜举程子识仁。但昔人是全提,后人只是半提。『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智信皆仁也』,此全提也。后人只说得『浑然与物同体』,而遗却下句,此半提也。『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不须防检,不须穷索』,此全提也。后人只说得『不须』二句,而遗却上句,此半提也。”尤见卫道之苦心矣!
此处摘自黄宗羲《宋元学案》(摘录宋元儒家理学学说)里道明先生的《识仁篇》,第一段似为道明先生识仁篇,第二段为明代“良知学说”,儒家大学者刘宗周先生辨识论,我在前文提到过程朱理学是为了“去人欲,存天理”,在刘宗周看来应该为“去人欲,遏天理”,一字之差早就了理之不同,至于谁对谁错,我这里没有标准,在讲差别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识仁篇,前面学了之后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哦,性原来这样,那儒家是怎么看待“性”,首先你要学习圣人之言,了解圣人是怎么想的,事物怎么看待的,识仁篇就很不错。
搞学问吗,大家肯定要有仁,仁是什么,和万物一体,其实和性类似,四个字概括:义、礼、智、信,如果认识到了这四个,你们就一定要存养到心理去,不需要检查自身(那是有意识的),不需要穷尽了解它的本义,这就是昨天提到的第三层境界,通慧了。假如你心理懈怠了,错了点问题才想到要仁,这是不对滴!心理从来不懈怠,哪里来的防备呢?如果这个道理没有学会,只有无穷尽的摸索,看似无懈可击,这是站在形而上的观点,理想社会,我们普通人难以企及,似乎圣人无过一样。(在继续谈这个之前,我们来了解这个道理,为我们分析人欲做铺垫,学过初中物理我们知道,世界是有摩擦力存在的,而在做题的时候老师总是告诉我们,物体假如是匀速状态,如果没有摩擦力我们走路都会滑到,而物体与物体之间是需要力的,他们是不理想的,他们可观存在。我们在设计轴承的时候我们是希望摩擦力越小越好,减少阻碍,但是能绝对无摩擦吗?此处求仁也是这个意思,但是掉了一个客观事实,物物之间有摩擦力,不理想,人与物,物与物——人也是物,之间的作用是不理想的,在他们心目中,只要人人学了我的这个言论,按照圣人的“仁”去求索,人人都为圣)存在本性上长久了就明了世间万物,哪里还需要你去求索,万物都是成为我的“用”,反过来(学习了仁,行为上是义、礼、智、信,回头看自己)就是一个字“诚”,反过来就是没有“诚”,等云云
刘宗周先生是这么看待《识仁篇》的:哎呀,程颢不是你们想想的那个观点,不是让你们整天参透,虚无缥缈的想,而是让大家在行为中思考,先让自己的大脑充实起来,然后才能下工夫,认识到这一点,你们就知道怎么去存“诚”了,不要忘记,不要有意识,这才是真正懂了,所以啊,世间的道理不能有自己的主观意识在里面,去讲程颢的真“义”(上文括号类的话竟然有我的主观意识了!我说还是不说,不说你不懂,说了你又说我不对,那我不说话了,你不说话也不对,算了,我还是解释您老人家的话吧),诚,就是自己明白了自己的性,就是诚,敬,是指对于诚而言,不能用其他的话来表达(定不行,诚是本,敬是用),诚就是“理”,敬就是通这个“理”的态度?想法?还是个什么,你们自己去猜。所以啊,不是那种在儒学上下功夫的人是不懂的,那些懂些大概的人,只会说“克己复礼”就是仁,周海门先生是不赞同这些人的观点的,,连“仁”都不懂的人,空谈“礼”,那他是不懂“仁”,我老刘赞同他的观点,而且顾泾阳先生也说:你们这些人都说程颢懂仁,别人当时是全部说出来了,你们现在的人研究总是说半句话。。。。等等云云
既然在《识仁篇》有谈到良知,良知我们就要谈到“人欲”,不管是不是按照刘宗周先生去定义程颢的说法,还是按照我们后人有主观意识的去评价程颢的想法,不管他有没有说过“去人欲,存天理”还是后人总结,我这里有必要给大家说说我的观点。人欲可以除去吗?可以,怎么除?学习圣人的言论,都能除吗?不行,又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做圣人,做圣人都是少数,圣人还是要和人打交道(孔子也有学生啊),既然你是绝对光滑的,客观因素是有凹凸不平的,你还是有摩擦,物物之间有感应,圣人没感应,凹凸的物体有啊,所以程颢《定性书》说了,圣人以情順之。所以刘宗周先生推崇一句话“存天理,遏人欲”这似乎是我们昨天讲的第二层境界(有意识的定),天理存养起来,遇到事物,把自己与其它物的感应产生的欲望遏制住,我们说了理想的状态就是人人都有大智慧才行,但是太理想了,毕竟我们在一个客观存在的世界,所以我们即在行处着手,知随行来,行随知去,本为一物,既然必须要交感,我们就随他交感,遏人欲就行了唤起本心(性存养仁),这也是上升到圣人层面的道路,只有当你内心越来越和万物交感相通,你便是圣人。圣人无过?圣人怕你们出现问题!孔子教育学生曾子:问他每天有没有诚心待人。曾子经典名言:我日三省 吾身,程颢的第三层境界达到是一种理想境界,无摩擦的运动我们还是需要研究学习啊(才能百分之99.999的无摩擦),他说这个道理没有错,但是你说这就是他的观点是有错的,因为他告诉你这是社会主义,你从资本主义学习经验教训通向社会主义也是可以的!(似乎前文按照今人去理解“程朱理学”有点问题了,此为知)况且他程颢说了,圣人之言说出来是说不清楚的,我写的不一定是我想说的,所以何况后人理解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