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初鉴 十五

作者: 南川子 | 来源:发表于2020-10-27 17:18 被阅读0次

引:曰:“何者為天理?” 曰:“去得人欲,便識天理。”

南川子曰:人欲难去,天理难识。若无人欲,人是否将失却上进之心?吾今思之,始觉其恐非也。人欲一去,人则悠然自适,正是得大自在时。徒想无益,自当一试。

引:偏倚是有所染著,如著在好色、好利、好名等項上,方見得偏倚;若未發時,美色、名、利皆未相著,何以便知其有所偏倚?

南川子曰:心有所动,便有偏倚。好色、好利、好名等事,皆是心有所动。勿动此心,心平气静,方不陷于烦恼之地也。

引:須是平日好色、好利、好名等項,一應私心掃除蕩滌,無複纖毫留滯,而此心全體廓然,純是天理,方可謂之喜怒哀樂未發之中,方是天下之大本。

南川子曰:涤荡人欲,唯留此心。此心朗朗如晴天,了无挂碍,可上观天道之玄远,可俯察人世之欢愁。悠然独立,而又与天地一。

引:道之全體,聖人亦難以語人,須是學者自修自悟。

南川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可以意会,不可言传。若能以常言传道,则人人皆得道矣。惜乎道难以言喻,只可自悟。然其悟也难哉,故自古得道者盖寡。然既有悟者,足见道之可悟也。人既能悟,何我不能悟?悟与不悟,只在自身,不在身外。故善悟者求诸己,不善悟者求诸人。

引:“心外無物。如吾心發一念孝親,即孝親便是物。”

南川子曰:先有其心,后有其念,故心外无物。此物非具实之物也,乃心之用也。

庚子年九月初六

2020.10.22于北京作

相关文章

  • 《传习录》初鉴 十五

    引:曰:“何者為天理?” 曰:“去得人欲,便識天理。” 南川子曰:人欲难去,天理难识。若无人欲,人是否将失却上进之...

  • 《传习录》初鉴 五十五

    引:汝中舉先生教言:“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南川子曰:善恶其性乎...

  • 《礼记》初鉴 十五

    引: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性,菑必逮伕身。 南川子曰:众人之所好恶,必有其理,然亦当谨慎。如楚王之好细...

  • 《论语》初鉴 十五

    子不語怪、力、亂、神。 怪力乱神,玄空无依,故夫子不语。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

  • 《史记》初鉴 十五

    引:【正义】帝王世纪云:“文王龙颜虎肩,身长十尺,胸有四乳。”雒书灵准听云:“苍帝姬昌,日角鸟鼻,高长八尺二寸,圣...

  • 《坛经》初鉴 十五

    引:善知識!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定,是為禪定。菩薩戒經雲:我本性元自清淨。善知識!於念念中,自見本性清淨...

  • 《传习录》初鉴 六十

    引:先生曰:“吾與諸公講‘致知’、‘格物’,日日是此,講一二十年俱是如此。諸君聽吾言,實去用功,見吾講一番,自覺長...

  • 《传习录》初鉴 十九

    引:曰:“然則善惡全不在物?” 曰:“只在汝心,循理便是善,動氣便是惡。” 南川子曰:物无善恶,因人而异。彼以为善...

  • 《传习录》初鉴 十八

    引:後世不知作聖之本是純乎天理,欲專去知識、才能上求聖人,以為聖人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我須是將聖人許多知識、才能逐...

  • 《传习录》初鉴 二十

    引:又曰:“‘疾沒世而名不稱’,稱字去聲讀,亦‘聲聞過情,君子恥之’之意。實不稱名,生猶可補,沒則無及矣。‘四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习录》初鉴 十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lvxv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