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历史作家高光的力作之一。除此之外,他的杰作还有《血劫》,《司马迁》,《孔子》,《西施泪》,《岳飞与秦桧》等书。
中国历史小说少有认真刻画人物的作品。
秦始皇帝嬴政在史官的笔下是什么形象?残暴不仁,刻薄狠毒的民贼,独夫?荡六合,书同文,车同轨,大兴土木,焚书坑儒的千古一帝?
可他是因缺少父爱致使性格残缺,刻意寻求依靠的少儿啊!
嬴政只能是幼儿,不会是少年,青年,更不是壮年。因为他永远长不大——虽然他活了49岁,但他的心智估计停留在4岁,在寻找父亲,依靠的过程中度过一生一世。
他需要的是坚韧,不畏苦劳的"父亲",同时这也是农业国家的普遍现象。当一个男性完成生理成长,有了强壮的体格后,他会被称为"男丁",被认可为"男丁"意味着他具备了生产和生殖两种至关重要的能力。
嬴政没有"父亲",更不提"父爱",秦庄襄王的离世是一个原因(他的生父没有陪伴他),更多是"仲父"吕不韦的尴尬存在——嬴政渴求那个庇护他的男人,梦幻中的男人似乎成了左相吕不韦,另他又爱又恨的人。
萦绕嬴政头脑中摆脱不掉的问题是:什么人是他的父亲?临死前,他不惦记大秦江山,而是"什么人是他的父亲?"但他默认了,他的心头不堪重压,于是鸠毒吕不韦,试图淡化后者予他的真知灼见。这是的嬴政陷于矛盾之中:他一面抗击吕不韦,又一面赞同他的做法,以期得到后者的赞美,如幼儿园中班的学生希望被老师赞赏,得到小红花。
成长后的嬴政做了天下人的父亲,他要指点江山,斩荆披棘,受到他人的尊敬,让他们以他的背影走路。可嬴政也只能做这么多——史学家从出土文物判断他暴虐无道,文学家在乎他的性格,抉择的动机……这些人独独忽略了嬴政性情的成因——他是一个帝王,他的性情影响并决定着历史。拿破仑,希特勒抑或嬴政皆是"生存环境决定意识,意识决定作为",绝非政治判定他是什么人。
历史不是盖棺定论的落后与腐朽,用道德与文化解析不如人文来的透彻。
所以,嬴政的形象是:隐隐约约,面目不清,没血没肉。
这样的历史小说既有无能的成分,还有惧怕的惯性。
如果历史学家知晓焚书坑儒前夕嬴政的所思所想,比用道德断定"他是暴君",给文化带来的损失要好得多。这也能在大学者研究希特勒时体现:灭世的特殊性格如何形成?绝对正确的观点并不可取,希特勒毁灭犹太人拿百万性命当儿戏,因为他没有赐给他们人权,如此一来(屠杀)就简单多了。
舍本逐末于历史小说中的体现为确立对象的政治地位,历史地位,之后就不关他们事了——他们的研究对象终究只是政权的符号。
历史在人口中的叙述中不断改变,出现各种各样的版本:正史,野史,民间传说等等。既满足了官员,同时满足了百姓,倒是把语言,文字一并垃圾化,虚虚实实。
人伦关系,天朝也罢,西欧也好,到底是父子关系的传承。
母子关系是哺乳关系,是自然而然的本能。天朝人民认可伦理道德,人文文化,强调以家庭为单位的结合,家庭的典型人文形象是:大地上的父亲负重前行,儿子蹒跚学步,母亲喂养食物——孩童看到了父亲高大有力的背影,他想要追随父亲永不磨灭的背影。
当然了,除去上述人文主义的因素。另一个阻碍历史小说家重点写人的原因是:刻画人物很难,刻画远古人物更难。
历史书上,无处不留着偷改的痕迹:文化思想大爆发的春秋战国时代中的圣贤,被浅显易懂的改成了几个头衔——
孔子是最伟大的教家,孙子是最伟大的军事家,苏秦是最伟大的纵横外交家,老子是最伟大的思想家。
这是何其得敷衍了事,把前人当成一堆傻子,不理解他们,振振有词的说"按照达尔文进化论,生物不断净化""一代比一代强"——别自我安慰啦,在无尽智慧的面前,你们卑微如尘埃。
或许另后人更津津乐道的是娱乐八卦:圣人放屁臭不臭,说什么粗话,是否玩弄女人……这么一来,书写历史的家伙刻画无知的自己。当他们被尊称是大文人,大作家时,免不了炒作:料少才要抄,还要弄火壮声势;作是人乍翅,弄戏法,玩花活。
刻画人物的致命陷阱是:一不小心,笔下的古人变成了自己。
岂有此理!
这样还怎么用心创作?
最后说说,嬴政经历了什么?只有弄清他的历程才能判断他的人物形象。
13岁那年,他的生父去世,遂继位为秦王。但因年少,9年后才按规矩正式登基为王。之后17年内攻灭六国,实现了大一统,成为天下人的共主。直到这时,他才蓦然发现,他苦苦追寻的"父亲"就是他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