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例会,听到了一个小点。关于"无力"。
船长切入的角度和带领,加上几个伙伴的分享倾听,我感知到了"无力"跟自我接纳的关系。
当有局部的否定和不接纳,是不容易看到整体的资源和力量的。也就是归根下去总能会跟自我接纳挂上钩。
以前我的感悟是无力就是力量不足,长期所处环境无论学校还是家庭,提供的心理滋养是不够的,有很多地方耗费,"入不敷出",因此力量是耗散的。
而不够滋养的环境,容易有不容纳,紧张压力,矛盾对抗,对自我的认识是会有影响的,否定不认同等等,不接纳出现。
因此"无力"二字,应该能够推断,有自我不接纳的部分,或者所处环境是不够安全,不够滋养,是耗费紧张压抑的。
今天的这个点跟以前我自己的感知联系上了,更丰富和完整了前面的感觉。
对自我接纳也有了更多的认识。
如果不是接纳,能够容纳也可以,总之不是对抗,当不对抗,力量便没有产生了耗费。
剩下的就是怎么容纳接纳的过程了。
自己不容也会映射到与周围人的关系上,情绪出现,不能够接纳与自己相类似的东西。
或者另一方讲,情绪的出现可能也就说明了某一些不能够容纳的东西出现。
当有了期待,就容易将关系环境变得不够安全放松,当感受到了压力,人便会生起防御。或者反之类推,从防御推断压力期待。
我不能够容忍她这么晚了还没睡着,因为有环境压力,有期待。心唯独是不在她身上的。比如挂着她没早睡这件事,挂着我想要干的事情,却唯独没有她本身。
心不在当下产生割裂,被重重其他事物假设期待等等所隔绝。
先这样吧。容纳或接纳,是个值得探究一直留意和回味的事情。言未尽,意也未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