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桌:
很高兴收到你的微信提问,我有太多想法想同你分享。
我最近有一些机会让我思考关于自信的问题:参加储君老师私享课做分享的时候,在Office 职场大学福建分院的微信群里做分享的时候,写鱼苗写作训练营作业的时候,同父母进行沟通的时候等。
尤其是昨天我在福建群里分享完,有个5月初刚见过面的超V小伙伴给我留言:“我感到你最近突破自己了,很自信!”这句留言也促使我去思考:什么是自信?我是怎么变得自信的?自信给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呢?
首先,我想问问你, 你认为自信是什么?
自信是真的?还是假的?
我自己的体验是:自信不是完全真实的内心状态反映,更多是一种展示者传递给他人的状态?
我有这种体验的原因是:
你认为我在台上有自如的表现。
真实情况是:我的内心十分慌乱。
当我倒回去看我的展示视频,听我的录制视频时,我也能看到自己不自信的部分:说话结巴、语速过快、口语化频繁、没有意义的语调上扬。
但是在你看来,我已经很自信了,为什么?因为我完整地展示了我的主题,我和台下的小伙伴做了互动,我的表述流畅,我面带笑容,我展示的时候很开心。
如果这是你看到的自信,它来源于两个方面:
1、我对我展示的主题很擅长——瑜伽
参加讲师班以前我是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的,虽然我考过瑜伽教练证但我不敢说自己擅长瑜伽。我见到的擅长是什么?身材优美理论扎实甚至有身后的佛学、道学背景,每天保持4小时以上的自我练习时间。那种专业的擅长我是比不上的。
此刻我敢说我擅长瑜伽,是我擅长如何安全地练习瑜伽。2016年以后我就再没教过瑜伽课了,但是瑜伽练习一直在我的生活里。即便经历了手术、长胖30斤、结婚、工作变忙种种变化,我都没有停止过瑜伽练习。自律的瑜伽练习让我有讲这个主题的底气。
2、我在展示我喜欢的事物——瑜伽
擅长是一回事,喜欢是另一回事。
因为瑜伽对我只是像吃饭睡觉一样正常的存在,我想没人会说自己擅长吃饭或者擅长睡觉吧?所以我之前并不知道自己是如此喜欢瑜伽。是这次外出培训,我带着便携瑜伽垫进行晨练时,我回答朱一清小伙伴关于瑜伽的疑问时,我带着小伙伴们体验瑜伽时,我帮珈宁用瑜伽缓解肩颈不适时,我感受到自己内心的喜悦,我才知道——哦,原来我这么喜欢瑜伽呀!也是在这个场合我才知道,哦,原来我对瑜伽了解这么多呀!
当一个人分享她喜欢的事物时,她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展示那个事物最好的一面。这种动力会驱散你所有的紧张。
你有没有见过一些妈妈,平时听沉默的,但是一说起自家的孩子就能说得眉飞色舞的。因为,孩子是她的宝贝,孩子是她最最喜欢的部分。
或者,用“热爱”来描述会更贴切一些。
单从展示内容来说,我的心得是:展示你热爱的、擅长的主题能让自己自信。
那我是不是一个天生自信的人呢?也不是。
在去年10月以前,我的自信达到了历史新低。我每天回家对我先生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不够好,我不够优秀。”甚至有几次加班结束回到家时,我一个人坐在地上大哭,哭自己无力改变这个不够好的自己。这个故事的前因后果挺长的,以后有空再同你细说。
10月的某一天,我接触到了壹心理的一个21天课程,名为《21天走出低自尊,成为自信的自己》。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开始听课,并且加入了课程互助群。一开始我以为群里的小伙伴都是学过课程是能相互安慰鼓励的。但是刚好相反,同样低自尊的人会很敏感,发言的人多是把微信群当做负面情绪的宣泄桶,大家只沉浸在自己的低自尊里,没有人关注这个课程在讲什么,如何完成课后作业,如何让自己变得自信。甚至,在某一次答疑里,当我提出一个问题时,那个老师给予我的回复是:“你就是想太多了。”这份体验有点激怒我了,于是我不再在群里提问,只是埋头听课,做笔记,写作业。同时,我用文字写下我对课程的理解,发给我一个好朋友。在10-12月这样财务工作的忙碌期,我做了70多页的A5笔记,写了超过10万字的学习心得,我整整做了3遍课后作业并且用Excel制作了一个作业模板提供给微信群里的小伙伴。当我体会到自己从这个课程里的变化后,我开始在群里分享,并且回答小伙伴们的提问。那套课程有一系列的作业能让人去反思自己不自信的原因,并且有相应的认知调整模板从思维上调整不自信的状态,对于能听懂道理有执行力的人来说非常有效。同时,在看微信群里小伙伴的情绪困扰时,我也解开了一些自己长年的心结。19年1月起呢,我就带着我的Excel作业模板和几个沟通比较多的小伙伴们又度过了为期21天的成长小组,她们在写作业的过程中自信心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在这个带领、陪伴的过程中,我自己的自信心也得到了提高。
这段经历带给我的心得是:只要你愿意,自信是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的方法提升的。
春节假期我在家好好休息了7天,感觉到身体素质提高了不少,自信心也回来了。想着,既然还没有孩子,我能做些什么事情来提升自己呢? 那时候就想,既然会计做了这么多年都没有考中级会计职称,不如今年好好准备吧。于是从春节之后,我开始备考中级会计职称。开始备考时就觉得时间不够用。以前没什么事随时可以加班,现在加班和复习就是冲突的。于是我又想到了储君老师,想着通过提升Excel技能提升工作效率,减少加班。带着这种意图,我先是参加的Excel的10天精进训练营,接着是E战到底21天训练营。E战到底里我获得了优秀学员的称号,也有几次作业被评选为精选作业,这些体验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我的自信。最后就是和你成为同桌的这次储君老师私享课,我在这次课程里体验到了许多第一次,这份新鲜的体验是促使我自信提升一大截的重要原因。比如第一次录制视频,第一次分享瑜伽,第一次上3天3夜的课程,第一次尝试说走就走的培训,第一次认识这么多的小伙伴,第一次感受到犯错是没关系的,第一次看到鼓励和认可的力量。
这段经历带给我的心得是:自信是体验出来的。你要勇于体验不同的东西,从一点一滴的事情里积累鼓励和认可,不断总结,不断进步,获得认可,感受自信。
关于自信,我还想分享的一点是原生家庭。我在学习心理咨询初期时,遇到的最大困哪就是原生家庭的束缚。我母亲是老师,一生节俭持家,勤勉工作,严于利己,宽于待人。我小的时候很少获得她的鼓励和认可,这是我不自信的来源。同时,过往的经历里每每遇到困难,母亲总是第一时间批评我:“你怎么能犯这样的错误!你怎么能这样!你完蛋了!你是一个没用的人!”这样的教育方式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我会不自信,同样,正是这样的教育方式促使我学习心理咨询去缓解自己的痛苦,促使我写下10万字的自信课程心得,促使我去发现自己内心的力量,促使我学会独立。3月份有一次家庭聚会时,母亲很真诚地跟我说:“我仔细想了想,你的优点很多,唯一的缺点就是不自信。这份不自信和我有很大的关系。不过你现在长大了,也能独当一面了,我希望你每天想想自己的优点,做一个自信的人。”母亲的这句话像一道阳光一样照进我的心里。尽管这时我已经能通过增加学习体验、认识新朋友、做分享等渠道去不断发现自己的自信,但是母亲的话也算解开了原生家庭对我的诅咒——你永远不够好。
最开始我跟你讲,自信是半真半假的东西,即使你心虚,只要你展现得冷静、大方,表达流畅,在别人眼里你就是自信的。但是回归内心,自信是什么?自信是自己相信自己。自己最早是来源于谁?来源于母亲。自信不仅仅是你作为个体相信自己,也包括和你有血缘关系的亲生父母相信你,你枕头边的老公相信你,你的孩子相信你。如果想变得自信,最快捷的方法不是上面我说的分享你热爱且擅长的东西,做你没做过的事情,上一堂让自己变得自信的课程。
这些都是外在的术,最后决定你是否自信的关键,是你是否知道自己是谁。
找到自己是谁的最快捷的方式是——同家人连接。
当然,这点最快捷,也很抽象,也最困难,你可以先随便听听。感兴趣的话我们有机会再细聊。
说了这么多,发现我还没正面回答你提出的问题。
问题一:第一次上台或当众发言也是这么轻松吗?
答:我不太记得第一次上台是什么时候了,我想起来的时候都是内心无比紧张,然后我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不过台下的观众反映我看起来还是挺自信的。
问题二:中间经历了多长时间才修炼成这样的?
答:从去年10月上壹心理课程算起到今天花了9个月。从学习心理咨询到听到母亲对我的祝福:“希望你做一个自信的人。”花了6年。找到自己是谁,我想我要花一辈子。不过目前我对自己是有个清晰的定位的:国企会计、储君老师私享课授权讲师、瑜伽爱好者。
总之,当我越来越了解自己并且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时,我就越来越自信了。
我自己是从自卑走到自信的,我知道这条路很难,走的时候会怀疑、会困惑,但是也要走啊。因为,感受到自己的自信以后生活品质会比以前好很多。如果是以前自卑的我,可能会沉浸在"我不够好”的假象里,不敢主动提出和你做同桌,不会有今天的交流。
不知道以上这些文字有没有对你的分享提供一些支持呢?
祝下周的分享顺利!
濡 鸿
2019年6月16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