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翻来覆去实在睡不着。
想想昨晚的谈话,再想想刚刚看过的文字,心绪难平。
想想那个被华中师范大学退档的唐尚珺,14年的复读,14年的高考,14年的坚持,可以说他是目标足够清晰,但他也错过了很多。
比如:西南政法、中国政法、厦门大学、广西大学、上海交大,等等众多知名的学校,都曾对他伸出橄榄枝,只因他对清华大学的坚持。
而今年,虽然他放下了对大学的执念,却也进入了另一个执念:工作。
复读14年的他,即使大学读出来也错过了考公考编的年纪,同样要面临着35岁找工作难的处境。
所以他坚持着国家公费师范,也自信自己可以考上,希望可以直接入编,解决工作的问题。
但不幸的是,他的希望最终还是落空。
虽然这一次他的分数其实也不低,高出了广西一本线119分,但由于所选的专业已经远超他的分数几十分,并且没有选择服从调剂,他被退档了。
很多时候,凭着对某一个想法的执念,凭着一腔热血埋头苦干,只会让你的路越走越窄。
正如那次家长会所说,能够成为国家领导人,能够成为省部级干部的人,有吧?相信会有的。
但那毕竟是少数人,更多的人则一生普通,过着平凡人的平凡日子。
我们要立足长远,要有梦想要努力,同样的,也要立足当下,结合自己的实际去努力。
记得读书那会,同村的哥哥曾经标杆多年,被老师们拿来当成励志的榜样,劝诫学生要努力。
但纵有如此一番激励,小镇还是从此再无二人,进入这所重点大学。
每个人的经历不同,环境不同,时代不同,都给未来增加了变数。
就好像同学的堂哥,在他爸妈那一代,甚至以前,手艺人都是很吃香的,生活过得也很不错。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
堂哥选择遵从自己的意愿,报考了警官大学,恰逢香港回归,一路干得风生水起。
倘若当初,他听从父母的意愿,报考建筑这一块,那么现在,他的生活又将是另一种状况。
这也让我想起了自己当年的执念,身处小镇的我,却希望能有大城市老师有如伯乐的指引,带领穷人家的孩子早翻身。
希望何其渺茫,而我却固执其中。
直到多年后,闯荡社会一番,才猛然觉醒:所谓的平等只是相对的,它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不懈的努力。
如今,随着网络的普及,自媒体的推进,普通人也有了更多跃迁的路径与方法,只要你愿意。
在努力的前提下,顺其自然!
放下偏执,放下内耗,人生还有很多的路可以走。
往前看,只要尽力了,无愧于心,那就是当下最好的结果。
没什么好遗憾。
![](https://img.haomeiwen.com/i26221949/0be6a45beb622ebb.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