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每2天1次作业,选取一个产品很小的一个切入点去写,力求写得深入彻底。
第一篇
2015.7.15公众号“柏拉图app”的性格标签图引爆了朋友,下面我们来探究下是什么原因能够引爆朋友圈?
一.参与门槛
第一步,用户扫描图片下面的二维码,可关注公众号
第二步,点击性格标签图标
第三步,输入自己的姓名,出生年龄
仅仅三步便能完成测试,用户参与门槛和难度较低,能提高用户的参与度。
规则:简单易懂,增加用户尝试的欲望。
二.标签内容
用词或短句
a)运用词汇或短句,减低用户阅读时间,提高阅读效率。
b)词汇或短句表达方式让人接受度高,即使是贬义的词汇“极其喜欢挑刺”也会让人觉得是中性词。所以,这些文字适用于所有人,受众面广。
字体大小各异,符合年轻群众的喜好,特别是女性,给用户“有趣”的感觉,区别于其他图片更正式的文字大小,能增加用户阅读兴趣。
颜色展现多样,视觉冲击强,能提升用户阅读注意力。每一个词汇或短句间隔都使用了不同的颜色,区分了不同的标签,提高了词汇的识别度。
很“萌”的小符号插入,符合女性喜好,增加用户阅读兴趣。
排版简易,蒋用户名字放在正中,用特大号字体标示,给人以所有的标签都是以“我”为中心的个性化感觉,切合用户利益点,增加用户分享的欲望
三.用户
自身利益,在朋友圈,大多数分享的文章是他人的作品,而此图上有用户的名字,名字带有明显的个人标签,更能触发分享。
好奇心,人类一直都在探索自身的过程,有些人对自己有一定认识,有些人从别人口中了解自己,有些压根儿就不了解自己。用户喜欢揣测真正的自己,想通过测试来查看是否和自己内心的答案想匹配。
跟风行为,看到朋友圈有人在分享关于他们的性格,也想确认自己的性格
炫耀心,上文中提到测试后的结果都是用户能接受的文字,即便是贬义也用了让人更能接受的文字,人都愿意把自己“好”的一面展现给其他人。
想要证明结果的正确性,给其他人展示这个标签图的结果很准确,“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乐于为自己贴优秀标签,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给自身和他人贴标签,就像我们会把人按地域归类一样,用简单的词语或短句来概括一类人,对于赞美自己的标签,自然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分享。
四.细节
提醒用户收藏方式,暗示用户可保存后分享
让用户分享“准不准”,勾起好奇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