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没赶上直播,今天早上忙完家里的事才有时间坐下来听佳星老师的课,老师及同修们的分享给了我不少启发。
观念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正确的观念是符合道的,可以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去做事自然容易事成,这也是强势文化。而弱势文化是等,靠,要,突然想到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有些人在遭遇了一些重大变故,觉得没有希望的是却突然就成长了,成熟了。为什么?因为幻想破灭了,不再等靠要而是靠自己了,开始独立起来。或许就是常说的不撞南墙不回头,痛了就会开始改变和成长。而本心通过在生活中的实修,提前看到因果,很多事就是可以避免的。
回想过去我自己的行为就是典型的等、靠、要,包括在学本心这件事上。以前在成都的时候是等着喂食,回来之后感觉一下子没了着落就想去靠,这种依赖很强,感觉自己像断奶一样却还不能独立。前几天早上发生了一些事导致自己陷入情绪当中,很难受,之后被一位同修点到她说我陷入了舒适区,没有接纳无常,事物有时候不可控的但是当它发生了之后接下来我要做的是要想一下后面我要如何做如何调整才能去完成我的任务。当时突然感觉被点了穴一样,才发现自己陷入了情绪当中,觉得委屈难受同时只是知道要接纳情绪并且去观照它却没有想过我该如何去做。这也是弱势文化的一种体现,弱者是被动的而强者是掌握主动权的,强者会清晰自己的目标,想尽办法去达成。
还有昨天说到一些事,有人告诉我多问问自己为什么。结合佳星老师讲的,我发现其实当我们经常出现一些固有的行为,甚至是一种固有的状态这背后肯定有某个信念在支撑,而更深层次的是自己的观念。这也给我警示,当自己固有在某个行为或者某种状态里的时候就该警惕了,是不是陷入某个观念里了,而当我们找到背后的观念转念的时候也就是破框的时候。
我时常有个困扰,总觉得自己的时间在学习工作和家庭之间有些力不从心。当我要去做一件事的时候,其他的事我就会完全不管,就钻到那一件事里面。当有时外在条件制约达不到的时候,我就会焦虑,导致工作学习做不好,跟家人在一起也心不在焉。我经常会有这样的极端行为,以前对于这个我会把它叫做完美情节,也反省过好多次觉得这是自己的模式,其实这背后是深层的观念是我觉得当下最重要就这一件事,而所谓的当下也是在变化的,执着在这一个点就会忽略点当下很多其他的需求。对于我而言是短暂性间歇性地执着于某件事,如此反复就形成了自己的模式,而拉长时间的角度,对于人生而言就像刘晓庆她觉得事业是最重要的,她把事业做得很好婚姻却很波折。其实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去平衡,中国文化里讲究中庸之道,违背这个必然会失衡。
我今天琢磨了一下感觉真正的中庸之道体现出来的就是强势文化。因为要想平衡必须要目标清晰,目标清晰了思维要清晰,思维清晰后根据当下的情况要怎么去安排和处理自己需要去做的事,去达成自己想要的这不就是强者的思维么。
而我就是个反面的例子,通过这两天在家里跟公公婆婆及家人的相处到听完佳星老师的分享后看到了自己的弱者思维。之前2/3的时间我是自己一个人在家,还有1/3的时间老公下班回来会在家,所以我的时间基本上都可以自己自由安排。而前几天公公婆婆还有老公的姐姐到我们这里来了,带着5个月的孩子,自己的时间和活动就没有那么随意了,而最近刚好感觉事情又很多,而自己就陷入焦虑,在脑海里面YY就想等自己有时间去做什么但却行动不起来或者说动一下就放弃了。
而真正的强者思维是怎样的?我今天想了一下,首先我要清楚哪些是我要去完成的目标同时跟家人的连接、陪伴也不能忽略,那么哪些是我可控的时间哪些是不可控的我需要清楚,在可控时间内我需要去完成哪些事情,同时每件事大概需要多久可以完成都需要考虑并且有个预估,这样心中有数的时候陪伴家人的时就安心陪伴他们,也可以更好地更他们连接。这样在工作学习和家庭上我就可以做到尽量平衡,即使一次不能做得很好但我相信只要思维模式在这里,通过不断地调整,修正肯定会越来越好。
既然观念决定行为,那么通过自己的行为我们也可以去修正自己的观念,让自己的观念顺应道的规律,那么我们就可以自强不息,生生不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