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修学笔记,理当包括实证、见地两方面。平心而论,见地由师所开而示,末学需要做的就是深刻体会玩味之。师之理明法透之归旨也。实修实证离不开做功夫,可细细想来,目前阶段所经历之一切,实则是身心倒拨、改善,是倒垃圾,清淤泥,以过去老辈人立的规矩看,恐怕眼下连门还没有入。所以,提笔之前,即时有欠感——怕误了师的教诲,亵渎圣学以致唐突。
先生所传之道统,其核心就是两大架构:皇冠瑜伽和大圆满。皇冠瑜伽的两大核心是开顶和心传,大圆满不共之见地的核心就是般若,空明现是也,不共之修行即“彻却”和“脱噶”。本篇笔记即以皇冠瑜伽之心传、大圆满不共之见地和修行(这里主要是彻却)来择要领悟心经之究竟终极。
先生每于开讲前都要讲到三调,即调身调息调心,何意?心传也。《心经》直解开篇“创造一个殊胜的缘起”,就在谈这个问题。在接触先生早期时,觉得这个问题没有这么必要小题大做,又不是什么大法、大道,跟讲心经有什么关系?!近来,随着学习、沉思的加深,越觉得此前提实在是能否快速进入先生和历代大成就者们的生命世界,获得其加持的不二法门,也是能否快速疏通、净化、升华身心的不二法门。为何?因为先生是已获生命觉醒的大成就者,师之所在,即般若之所在。而经典又是般若的化身(在这里具体说就是心经)是从圣贤(具体说就是从佛陀)生命究竟中自然流淌出来的智慧,同样是般若之朗现。师讲解心经,就是师在讲解佛陀的智慧,就是师在讲解般若,就是般若在朗现、讲解自己。故,师在讲授心经,首先就是师与佛陀、与心经已经彻底融入,无二无别,是师从生命究竟处开示给我们看,这个生命究竟处的无上、甚深、微妙。如此,我们学人应以何种心态看待之与接受之,实则关系到我们能获得多少智慧,关系到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扭转身心。因为般若的一大特性,就是“所过即化”。即师之所在,即为“无穷之化生与教育”之道场,“可化腐朽为神奇,可化凡庸为圣洁,可将学子身心净化与重塑。”所以,三调的重要性,就是旨在让我们学子在身心内外做好准备,准备什么?准备接受般若的教化。如此,即教即化。准备到什么程度,就能得多少教化。所以,三调的内涵,就是心传,就是为传心做准备,三调就是一再地调整发心,通过不断正心来不断调心,剩下的一切就只是“接”,不假任何做作。只有心调正了,接才能不受弯曲。所谓“因地不正,果遭迂回”是也。
事实上,先生自身的一切,都是般若的化现,音频、视频、著作、照片等等,全部都是,此一切,都具有摄受之力,与师无二无别。故与先生任何的化现相接触,都是在潜在调心。若我们学子在此过程中,内心明了此深意,即可借助于先生给我们的所有方便之门,借助于这些调心的一切工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主动正心。如此,所化必定不凡,心解意开的收效必定不可思议。
故,此次心经面授课期间,末学看《心经》直解时,只是重复看首篇的《创造一个殊胜的缘起》。无他,调心也。此收获之一。
收获之二,大圆满不共之见地修行上。先生在开示般若时,重点讲到大圆满不共之见地的“般若三态”,即空明现。先生以电视机举例,电视机本身就是般若之空,光影组成的影像就是明,具体可感知的画面、情节就是现。此空明现三态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即空就是明,明就是现,现就是空。世界万有,在般若、在心性那里,就是由光影组成的真善美的化现。此心性涵盖宇宙天地,化生一切万有,即陆九渊所说的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在先生开示此妙义当晚共修“以心传心”音频时,我即深切发现,以心传心实则浓缩了皇冠瑜伽与大圆满的精髓:即通过皇冠瑜伽的心传,将般若三态的空明现,通过引导词步步深入,让学人与先生、与般若三态进行融合,最终进入神传之境,后在此究竟之境内,不断加深,不断加深,不断加深,不断化,化,化。在我了然到此密义后,就进一步收摄身心,主动将自己投入其间,这个时候,身体的觉受明显强烈起来,痛感加剧,但因内心已了然,所以就不让自己停滞在身体觉受,阻断此融入,遂继续将自己投入其间。
晚归之后,又进一步思索到,此次先生以大圆满不共之见地、修行来讲授心经,那么,先生所入之禅定境界,是不是就是大圆满究竟之禅定?如果是,那么先生之所在,即是大圆满之所在,就是九乘佛法无上之所在,整个会场就完全涵盖在导师的究竟心性之境中,那么,我们接受的加持就是大圆满法的无上加持。以心传之颖悟观,我们学人更要收摄身心,持续不断与师相融,更要主动投入到师的言谈语默之中,如此,此五天之功效,绝对非比寻常!
念及于此,后两日于课上之时,末学就更加主动收摄身心,主动与师相应,投入其间,身心之觉受自然明显不同。仅举一例,在第四天上午课前集体读诵心经经文时,末学读至“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时,即受加持,内心默然涌动泪流,及至先生入场,内心同样抑制不住而落泪。先生当天经文正文的讲解,恰与末学前日晚所悟之义不谋而合!走笔至此,尤是感恩。
至此,末学内心明显感受到,这次的学习,跟先生生命的交融又深深加深了一层。自己应该是拿到了那个心印。在后面的修学中,将会把先生此次开示的大圆满不共之修行见地,融入到先生其他内容的学习当中,进一步体认之、领悟之。
今年是末学在北京的第十个年头,也是末学提出自己人生天问的第十一年,这十一年里,为了求索这个人生天问,末学来到这里。如今,这些人生天问在先生这里,全部解开了。我也要回到我的家乡了。出来是为了更好地回去,是能够更好地回去。我不仅可以回到地理意义上的家乡,回到社会意义上的生活中,更重要的是,我还能回归到生命究竟意义上的原乡,并因此而幸福下去。此次面授课,为末学与北京的十年情缘,画上了一个殊胜的句号,更为后面的人生创造了一个殊胜的缘起。
慈恩笼罩,一生的荣耀。至诚感念先生,顶礼先生。
心经面授课学员:丁文超
2018年5与5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