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放表达的渴望,洞悉背后的人性

作者: ClinnaStory | 来源:发表于2018-12-08 16:17 被阅读46次

    首先,谈谈我对电影的认识。

    如今,看电影已经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我们无数次走进电影院,走进那一方昏暗的影厅去获得逃离现实的片刻轻松,片刻休闲。

    电影像是打开了一户窗口,让我们看到了现实以外的世界,同时也让我们体验了其他不同的人生。我们在黑暗中以欢笑和他们同乐,用眼泪与他们共鸣。

    电影是一门艺术,一门可以说是动态的艺术,它包含了非常丰富的构成形式,一部电影里面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戏剧等等这样的一些艺术元素,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表现形式。电影取材于生活,是人为营造出来的现实,但是通过艺术化的加工,在重现现实的过程中,会更加注重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精神世界,有时候也会承载了导演或者编剧的主观愿望,它又是超越现实的。

    每一部电影,都有要表达的思想,要传递的感情,它发表了对社会的看法,表明了对生活的态度。有时候,一部电影像是一整个时代的浓缩;有时候,一部电影仅仅只是生活的一个细节。

    对同一部影片,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哪怕是价值观一致的人,也会有不同的代入、切入或者欣赏的点。我觉得电影最大的意义就在于,我们可以从电影中那些隐藏的社会问题和那些具有隐喻、象征的事物中,去完善对世界的看法,去升华对人生的感悟,去加深我们对人性的认识。

    《辛德勒名单》

    美国著名影评人波琳·凯尔就这样说过:“一部伟大的影片是一部含义清晰、富于想象、引人入胜、令人激奋的影片,它使我们对人生有了新的看法。”

    我觉得这真的是伟大影片给我们带来的广阔视野,让我们可以跳出旧有的思维模式,获得重新看待人生的角度。而认知的突破,对我们的行为方式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也就很多励志片的作用。

    所以,我觉得读书、旅游、看电影,从本质上来说,都是让灵魂走向诗和远方的方式。

    接下来再说说对影片观后感写作的感想。

    所谓“观后感”,就是看完电影后的感受。观后感和影评一样,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不同的个体,人生经历不同,对同一部影片都会产生不同的观点和感受。

    而观后感不同于影评之处是,观后感不一定非要懂得电影的基础知识,更无需具备专业的分析评价能力。观后感只是纯粹地输出自己对影片的看法和感受,表达影片对自己的触动和影响。从这一点上看,写观后感其实只是表达自我的一种途径,是一项人人都具有、没有门槛的能力。

    《美丽人生》

    那么,写观后感的意义何在呢?

    首先,在当今互联网浪潮迅猛席卷的时代,知识付费前所未有的繁荣,打造个人品牌有多重要,写作就有多重要,具体就无需赘述了。

    而观后感以自由的文体、无约束的主题、无好坏的标准,正好是我们练习写作、表达感受的途径。看完一部感人的电影之后,我们没必要“哭晕在厕所”,把激动的情绪、汹涌的思潮诉诸笔端才是安放感受最有用的做法。

    其次,观后感写作有助于我们加强独立思考的能力。

    同一部影片对于不同人群来说,肯定存在不同的观感,不同的人群对同一部影片也是褒贬不一。我们无需人云亦云,我们只需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而在这个过程中,就已经带着思考,我们会不断地体会情节带给我们的触动,感受着它对我们的影响。

    另外,观后感写作能够让我们的思想更加深刻。

    我觉得这是看完电影写观后感与不写最大的区别,也是我认为的观后感最大的作用。哪怕看完电影之后百感交集,但不组织语言、不理清逻辑表达出来,终究像是流于形式。而一旦我们开始写出来,我们的思想就不仅仅是停留在情节的表面,我们会不自觉地去深挖背后的原因。

    我们会通过逐步加深思考,慢慢地培养起自己透过表象看本质的能力。我认为,这个能力实在太重要了。它关乎到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如何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否抓住重点,直奔要点,从而更快速更轻易地摆脱困境。

    《教父》

    这里我对观后感有助于加强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增加思考的深度两方面的作用,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

    比如前段时间,口碑与票房齐飞的《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里让我们鼻涕与眼泪同样齐飞的情节也不少,值得拿出来仔细评头论足的情节太多了。

    其中小黄毛的结局,相信让所有人都唏嘘不已,这个孩子这么善良,最后落得如此悲惨的结局,能不让人难过吗?

    然后,我就开始思考,是什么导致了他这样的结局。从我有了这个疑问开始,我就已经在锻炼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了。

    除去影片中这样极端的情节设置是为了对人物起推动作用之外,一个我们不能否认的现实是,在繁华都市的务工者群体中,小黄毛这样的孩子比比皆是,从农村涌进城市,却只能一直在最底层的土壤里摸爬滚打。

    我们除了心疼,是否应该更深入地思考,是什么导致这些孩子走上这样一条路? 可以得出的一个明显结论便是,我们都热爱和心疼小黄毛,唯独不愿意让我们的孩子成为小黄毛。

    《我不是药神》

    然后,我根据这样的想法,写了一篇观后感,最主要就是向读者阐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父母要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特别是农村家庭的父母,要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因为农村孩子的辍学率太高了,如果一个孩子读完高中,哪怕没有上大学,也能找到一份基础的技术性工作,而如果只有初中学历,那只能从事最底层的工作,而且更容易做犯法、吸毒等影响社会安定、毁灭自己人生的事情。

    就如同小黄毛,出身农村,受教育程度低下,只身逃到大城市谋生也只能去屠宰场当民工,赚不到钱,看不了病,只能去抢。

    而在这样一边结合电影情节,一边丝丝入扣、鞭辟入里地分析原因,提出看法的过程中,就是一层一层加深自己思考的厚度。

    我们不仅将情绪停留在小黄毛悲惨的命运上,我们还透过这样的表象,去挖掘背后的根本原因,提出自己的见解,这就是一个让自己的思想更加深刻的过程。

    当然,我也只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也是一己之见。但是,这个过程也的确有助于思考能力的提升,不是吗?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最后一点是,观后感写作还能成为你从业余人士走向专业影评人的桥梁。所有的质变都是通过量变达成,《刻意练习》、《异类》等书籍都是在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

    对于有志成为专业影评人的对象来说,从观后感开始入手何尝不是一条最佳的途径。我们可以从最简单的观后感开始写起,在这个过程中,一边学习必要的电影基础知识,了解影评的专业写法,这样一边学习一边实践,把自己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中,这才是最快速入门的方式。

    最后,我还想再谈谈艺术背后的人性,加深对人性的认识。

    不管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艺术化的电影世界里,唯独人性是最纷繁复杂,最高深莫测的东西了。但偏偏正是人性驱动着我们的一言一行,也是人性推动着电影里情节的发展。

    我们在写作观后感中,无一例外的,都会涉及到人性的描述,其实表达本身就是人性。从电影中去洞察人性,就是加深我们对人性的认识,而了解人性,其实就是了解我们自己。

    《断背山》

    著名的英国侦探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享誉全球,她所有的推理破案小说都是一部部解构人性的作品,所有的凶手都是受到人性的弱点的驱使,从而导致犯罪。她笔下创造出的与福尔摩斯齐名的大侦探波洛正是根据对人性的把握才揪出真正的凶手。

    在电影的艺术世界里,人物的言行举止,面部表情都毫无隐瞒地展示在我们眼前,我们能更直观地窥探到人物的心理世界,从而对人性有更全面更深层的认识。

    刚刚举的例子的是中国版药神,现在以美国版药神作为例子,这部电影就是《达拉斯卖家俱乐部》。

    主人公是一个崇尚牛仔精神的德州硬汉,终日赌博喝酒、吸毒滥交,沉沦腐烂的生活最终让他患上了艾滋病。

    因为自己的偏见和无知,他不相信医院的判断。然而身体的每况愈下终究让他不得不接受事实。

    因为人在面临巨大的生命威胁面前,会无助,会恐慌,会妥协,求生的本能往往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我们慢慢看到这个不可一世的骑牛爷们开始袒露对生存的强烈欲望。

    这里就需要我们对人性有一定的洞察,人性都是具有求生的本能,于是我们能够理解他接下来为了活下去而做出的种种违背以往行为的举止。

    其实这也是人性,人性会在痛苦中升华,过去荒淫无度、及时行乐的人生中,他未曾明白生命真正的内涵与人生积极的意义,而在同这场病疫抗衡的过程中,才让他有了痛彻心扉的领悟。

    《冰风暴》

    比如经典影片《辛德勒的名单》,如果我们将认识仅仅停留在欣赏一个好莱坞式的英雄角色上,那就太浅层了。辛德勒从一个唯利是图、发战争财的商人到善良正义、智勇双全的英雄,这是一个人性逐渐复苏的过程。如果说辛德勒倾家荡产换来了犹太人的存活;那么犹太人则以鲜血生命唤回了辛德勒的灵魂。辛德勒拯救了犹太人的肉体,犹太人则挽救了辛德勒的人性。

    其实,如果我们能够抓住影片中无处不在的人性细节来分析的话,可能会对影片有更深入的了解,更客观的解读。我们去洞察人性,说到底,其实就是为了了解自己,我们通过了解人性的闪光点和人性的弱点,可以更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出发点,这在现实生活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反省意义。

    《饮食男女》

    比如懒惰、贪婪、嫉妒都是属于人性的弱点,那么当我们萌生这样的心思的时候,就需要我们尽可能去克服。所以我们通过对影片中的人性洞察,除了更能理解情节的发展,人物的活动之外,对我们实际的人生也有帮助,或许这是我对人性有如此浓厚兴趣的原因吧。

    而对人性的认识,除了让我们更能修正自身的缺陷之外,也能更好地理解他人,具有更强的共情能力,与周围的世界更加和睦地相处。

    比如在《药神》的电影中,程勇在捞到第一桶金之后,就宣布散伙。我们会觉得他胆小、懦弱、自私,然而放到人性的角度上,我们其实非常能够理解他这种行为,上有老下有小,哪怕高收益但同时也高风险,更何况他眼前得到医药骗子给他的利益足够让他谋求其他出路,没必要再承担这么大的风险。

    《喜宴》

    人性都会自动地权衡利弊,寻求更大的安全感,人性也是自私的,所以后来他变得无私的同时也变成了神,只要是人,就是自私的,神,才是无私的。

    一旦我们明白人性如此,或许我们对周围的世界才不会充满了失望,我们也更能平和地与这个世界,与他人相处。或许这也是最大的功用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安放表达的渴望,洞悉背后的人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kmq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