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庄子之无用以致大用

庄子之无用以致大用

作者: 萱子鱼儿 | 来源:发表于2018-08-11 12:18 被阅读0次
庄子之无用以致大用

观五千年的历史,发现古时虽然物质文明缓慢,但是智者甚多,反而现代物质、精神都高度发展之后,真正的智者与学者却凤毛麟角。

或许现代人太注重眼前的小成功,而懒于苦其心智,追求大的成就。

庄子说:“夫柤梨橘柚,果蓏之属,实熟则剥,剥则辱,大枝折,小枝泄。此以其能若其生者也,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击于世俗者也。”看起来有用的树木,寿命者不长,并不是天生不长,只是因为像橘树之类的果树,总会在采摘的过程中遭到人为破坏。所以,看起来有用却反而害了它自己。万物莫不如此。

所以参天巨树都在深山老林才有,而人群聚集的地方鲜有大树。世俗的人们总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直接或间接地破坏树。

那么,人也一样,因某方面而出类拔萃的人,自会引来一系列名利相关的身外之烦恼,烦恼多了,必然转移心智,不能专心于修练自身,结果才气就半途而废。所以很多人成名之后的成就会比默默无闻时更少。或者即使有成绩也只是肤浅的表面文章,无法沉下心去深入研究了。

庄子又说:“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只是因为是平时不引人注目的而且是没什么用处的树,得以没有阻碍地长寿地长成了参天奇树。

而有学问的人,不去到处显摆自己学问,被世俗的名利所打扰,专心于内心向往的研究,那么长成参天大树的可能性就很大。所以从成功学上来说,暂时的无用,并不是永远的无用,积累的越多,最终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所以,像孔子这样的巨人,除了在知天命之年在鲁国任过一段时间相,大部分时间被迫游走于列国,并不能被一国长久挽留,历经波折,渐渐才使他的思想更趋成熟。也得以收了众多弟子,并整理编订六经,成就斐然。假使只是任一国之相,为一国谋划,或许他的思想层次就只限于一国的境界,也可能不会有更高层次的突破。

“无用”只是暂时没有被发现可以用而已,所以对于很多怀才不遇的人才来说,即使暂时无用,也无需焦虑,继续韬光养晦,期待终有一天的厚积薄发。

况且庄子的“有用”意味该是深远的,一定不是一时的成功,也与出人投地无关,而是精神上的追求与修为,譬如陶渊明,实在是对“有用”与“无用”了然于胸,才退隐山水之间,潜心修身修学,以致通透练达,文字才留传千古。

相关文章

  • 庄子之无用以致大用

    观五千年的历史,发现古时虽然物质文明缓慢,但是智者甚多,反而现代物质、精神都高度发展之后,真正的智者与学者却凤毛麟...

  • 体用全学研习社

    体用全学研习社 【体用全学】庄子谓之“内圣外王”,朱子谓之“全体大用” 阳明谓之“立体达用”,...

  • 同读《庄子》第二天/无用之用

    “无用”之为“用”且“大用”是庄子哲学的重要思想之一。很喜欢庄子的这种认知。是想,倘若把别人视为无用的东西,拿来为...

  • 无用之用(第二天)

    “无用”之为“用”且“大用”是庄子哲学的重要思想之一。很喜欢庄子的这种认知。是想,倘若把别人视为无用的东西,拿来为...

  • 最美的,就是那些被“虚度”的时光

    无用即有用,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庄子 Linda是个...

  • 随庄子逍遥(9)热情似火

    《庄子·逍遥游》最会的话题是:有用和无用。 在别人眼中无用的,在庄子的眼中都有大用。庄子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有人说...

  • 无用之用,终其天年——读《庄子》第十一天

    庄子用支离疏的故事指出“无用之用,世人被外物所诱,被利益蒙蔽双眼,常将能够帮助人保全性命,保人尽享天年的大用...

  • 庄子说 - 草稿

    庄子说,凡外重者内拙。 庄子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独善其身者,难成大事。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庄子:虚室生白,人生留白 庄子说:“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莫言在诺贝尔致辞中说:“文学和科学相...

  • 庄子说

    庄子说,凡外重者内拙。 庄子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独善其身者,难成大事。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勇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庄子之无用以致大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kqd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