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我的导师程博士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讲他小时候过生日家里煮几个鸡蛋的故事,通过这个30多年前鲁西南平凡家庭让鸡蛋的故事,让大家看到了这30年间我们国家的巨大变化。人在病中,总是特别容易想起旧事,我也来说一个和鸡蛋有关的故事。
我小的时候多病,生病起来,连幼儿园都去不了,父母都要工作,所以一直养在外婆家。我出生在八十年代后期,记事的时候,鸡蛋正处在要稀罕快要不稀罕的的时候,但依旧是个营养品。我因不爱吃饭长的瘦小,所以到了晚上,外婆估计着怕我饿,总给我煮一个鸡蛋汤吃。小铝锅子架在火上煮开水,一个鸡蛋在碗里打散了倒下去,用筷子划散了,再一煮开就好了。外婆把鸡蛋汤盛出来,倒些酱油调味,就看我开开心心的吃了。看着我吃完,外婆有时会问:囡囡,还要不要?如果我说要,外婆就笑骂我:“还吃?再吃聪明孔都塞住了,明天再吃吧。”就这样,我的幼儿时光,总有一碗鸡蛋汤和一句关于聪敏孔的话。而在我的记忆里,外婆的鸡蛋汤,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后来,和所有人一样,我长大了去上学,离开了外婆家,越长大回去的就越少了。但是我每一次回去,外婆总会从厨房出来问我:早饭吃过吗?在外婆这里吃一点吧。而我总是说:外婆给我煮碗鸡蛋汤吧。其实,我的妈妈、我自己都曾经不止一次模仿外婆的步骤,煮鸡蛋汤来吃。但是我吃着,总觉得少了那么一些说不出来的味道,所以后来渐渐就几乎不再煮了。我工作的第二年,外婆因病去世,走的很安静。数个月之后当我再次跨过院子外的那道门去看外公,突然意识到,再不会有人从厨房里出来问我有没有吃过早饭,要不要在这里吃一点的时候,心中悲痛忧伤,如细雨般绵绵密密弥漫全身,从此再不走那个过道进门,也再没用那个方法做过鸡蛋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