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理宗开庆元年(1259年),蒙古的蒙哥汗在钓鱼城被南宋打败,受伤而死。弟弟忽必烈正在围攻鄂州(今武汉),听说蒙汗哥已死,就急忙收兵回到北方,继承了汗位。公元1271年,忽必烈把都城迁到燕京(后来改称大都),建国号元,他就是元朝的开国皇帝元世祖。
蒙古是从额尔古纳河上游的一个部落发展起来的。1206年,蒙古首领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汗国,被称为成吉思汗。1234年,宋蒙两军联合消灭了金国。1258年,蒙古大汗蒙哥发动三路大军南下,开始了统一中国的战争。南宋走上了和北宋同样命运的道路(北宋当年曾联金灭辽又被金所灭)。
元军攻破襄阳、樊城,南宋朝廷十分震惊。宋度宗病死,年仅四岁的宋恭宗即位。元朝乘机派军二十万,由左丞相伯颜统领,分两路攻打南宋首都临安。
元军迫近临安,宋恭宗的祖母皇太后(谢后)下诏,命各地起兵“勤王”,解救皇帝的危难,可是只有文天祥和张世杰等少数几个人前来“勤王”。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宋瑞,又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青原区富田镇)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宋末三杰”。
文天祥接到“勤王”诏书,立即变卖家产,招募一万多勇士,星夜赶往临安。此时宋朝右丞相陈宜中正在主持求和,宋朝愿意奉表称臣。文天祥和张世杰反对这种妥协投降的做法,他们提议请太皇太后、太后、皇帝先乘船入海躲避,由他们带兵同元军决一死战,保卫宋朝江山。可是陈宜中一心想投降,不想抵抗。元相伯颜要求陈宜中亲自来商议投降事情,陈不敢前往,连夜逃往温州。
谢太后只好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派他去元军兵营议和。文天祥到了元营,坚持双方要平等谈判,不肯屈服,结果被伯颜扣留,押解北去。宋恭宗德祐二年(1276年)三月,伯颜带兵进入临安,俘掳了谢太后、恭宗及百官,押送北方。南宋王朝名存实亡了。
临安城破之前,宋恭宗的两个异母哥哥九岁的赵昰(shì)和六岁的赵昺(bǐng),由人护送逃出临安,到了温州。又由大臣陆秀夫、张世杰等人护送到福州。他们拥立赵昰做了皇帝,建立起流亡的小朝廷。赵昰就是宋瑞宗。1278年,赵昰病死,他们又立赵昺做皇帝,退守在厓山(今广东新会县南海中)。
文天祥在被元军押送北去途中逃了出来。赶到福州,建议朝廷重整军队,先收复浙江。他从福建经广东东部,出兵江西。准备恢复南宋的天下。得到江西人民响应,自发组织起许多抗元队伍,和文天祥联合抗元。
元朝统治者派出大批骑兵,加强了对江西的攻势。不久南宋叛臣张弘范带着元军,趁文天祥军队在海丰县附近的五坡岭开饭之机,突袭包围了五坡岭。文天祥不幸被俘。
张弘范把文天祥押到船上,劝他投降,遭到痛斥。强迫他写信招降张世杰,也被拒绝。文天祥站在船头,面对浩瀚的零丁洋海面,悲愤万分,挥笔疾书,写下了《过零丁洋》这首千古传诵的著名的诗篇。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不久,元军攻破厓山,南宋王朝灭亡了。张弘范又来劝文天祥投降,他说:“现在宋朝灭亡了,你的责任也尽到了。如果你投降元朝,仍旧做宰相。”文天祥回道:“国亡不能救,做臣子的死有余辜,怎么还敢苟且偷生呢?”张弘范没有办法,派人把文天祥押送到大都。
在大都,元世祖忽必烈屡次劝降无果。在阴暗潮湿的牢房里,文天祥挥笔写了一首五言长诗《正气歌》,表达了自己反抗元朝统治的思想感情,同时歌颂了春秋战国以来历史上许多忠君爱国的英雄义士,他决心要向他们学习,保持自己的浩然正气,决不贪生怕死,屈膝投降。
文天祥在大都犾中度过四年岁月,始终不肯屈服。1283年被元朝统治者杀害,年仅四十七岁。文天祥虽然被杀,但是他那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气节,那充满浩然正气的光辉诗篇《正气歌》,一直流传到今天,激励着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陪伴营2023年1月16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