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安嘉映
-01-
老弟是一名汽车销售,之前几个月业绩都是数一数二,最近两个月他开始愁眉不展,我问了几次,他才说,其他人的业绩都和他差不多了,他恐怕无法保持销售之星的头衔了,他为自己的“退步”感到痛苦。
在我一点一点地追问下,才知道,造成这一系列变故的“罪魁祸首”竟是他们经理的一项政策。
之前每个月发工资的时候,他们会结算上个月的业绩,然后工资+提成一起发。但是这几个月变了,他们经理决定每个月先给大家发提成,当月结算工资时候,多退少补。自打这个规定出来以后,大家的平均业绩都上去了,几乎没有人去退回提成过。
其实他们经理是利用了人惧怕“先得再失”的心理,即先预付提成,让得到甜头,但是如果完不成任务,再退回之前已经得到的,在这之前,恐怕很多人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撞一天钟的打算,拿不拿提出,拿多少无所谓,但是,如果你从他拿走的部分里再取回,他真的难以接受。于是大家都想规避损失,便卯足了劲头拼业绩,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从心理学上说,人们一旦得到,便会害怕损失,失去的痛苦其实是大于得到的快乐,心理学家把这种对损失更加敏感的底层心理状态叫做损失规避。甚至有科学家研究出来,这种损失所带来的负效用是同样收益所带来的正效用的2.5倍。
很多时候,就是因为这个“损失规避”心理,从而促使了更多原本以为很难达到的目的。
-02-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有个老人总喜欢午后在楼下的公共草地上晒太阳,同时隔壁的几个孩子也喜欢在这里晒太阳,他们嬉闹声很大,老人劝了很多次都没用。
于是有天,老人跟他们说,孩子们,我特别喜欢你们玩耍欢笑的样子,如果你们明天还来嬉闹,我就给你们每人10块钱。于是孩子们第二天照常来了,老人如约给钱了。
过了几天,老人将每人10块改成了只给5块,再过一阵子,就每人只给一块钱了。这下孩子们生气了,冲老人喊道:你太抠门了,以后我们都不来了。
其实,如果较真算起来,他们照常玩耍,还能赚一块钱,但是我们正常情况下意识不到这一点,只会觉得这个老头让我失去了9块钱,我为什么要如他意再来?
你看,正确运用人们害怕损失的“损失规避”心理,能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
-03-
商业运作中,这个心理更是无处不在。比如说,我们大家都爱拍写真,一般一个套餐在25左右,但是商家会给你拍不同场景多达100张。之后,再拿这一百张让你删减,从中挑出25张。正常情况下,大家最后都选择25+。但是反过来,如果你让在25张的基础上,可以加张数,那么这家店的营业,堪忧。
害怕损失,才会做得更好,但是在购物等消费行为中时,要适可而止,选择自己需要的,别怕失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