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探讨:墓园能否成为城市公共空间?
我的第一个想法:光是讨论没有用,讨论之后最好拿一小部分地区作为实验组,然后另外一大部分墓园则依旧保持原有的模样,进行小心谨慎的对照实验。
实验组的选择要小心谨慎,因为这是一个非常涉及个人隐私、家族情结,以及距离感与尊严的问题。这其中还包括如果开放墓园是否能够引发共鸣,开放后的墓园能否被绝大多数人自觉尊重和保护——就人性来讲,公共场地永远是被随意践踏的,得到的保护和关怀是最少的,且这与这个社会的整体修养程度成正相关。整个社会的习俗观念和社会人员的素质问题等等,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考量因素。在此可以参考欧洲各国、日本、美国等设计师在其本地设计建造的公共墓园的成功案例,但仅仅作为思路参考,绝不能完全生搬硬套。
实验组的特殊之处,在于如何响应对生与死的关怀的课题,公共墓园的最终设计如何与城市大空间相互协调,以及如何做能更好地照顾到城市居民在日常交通,心灵慰藉,实际生活和精神追求等不同方面的需要。
沈阳陶然陵园如果将墓地当作一个公共景观,那么设计师就需要考虑如何在各种元素之间建立链接的桥梁——生死、人类、宇宙、自然、地球、天地、历史、传统、情怀等等,将它们有机地串联起来,成为一种有生命的话语,而不止是单调拼凑在一起。
组成有意义的建筑群因此,天与地最好能通过设计好的路径、框架和开口的装置相互“交谈”,以营造生与死可以相互流通转化的效果。这些装置是大型公园中安装的基础设施,以便生者在埋葬死者的场所能更顺利地进入冥想,同时实现景观和建筑之间的共融。要合理运用当地水力,使其与景观融为一体。之所以要着重强调水力结构所发挥的作用,是因为水循环与大气循环不可分离,它们同样参与了地球的整个气候变化和循环,默默昭示着生死的更替只是整个大循环的一个小循环而已。
进而,若是把墓地嵌入某灾后遗址的地形中,并围绕水流的自然路径组织安置,这种不同尺度的相互关联,使得大型景观的规模成为公共墓区的规模有可能实现。
地震后的断桥,已融入日常生活在新型园林公墓景观中,构图的各种远近的视角及方向都有一个共同的中心朝向,这些朝向构成了以墓地为尊位,静默园林其次,最后休闲场所的公共景观。当然,除人造与自然结合的生态景观外,墓园的主要材料选用混凝土,也表达了生命最终都将归于土地是一种自然规律,新的生命会像不断转动的地球一样与入土为安者轮番交替。
规划设计尽量自然这种种生死观念的转变,使得墓园可以成为生者修养身心的场所,而非仅供死者居住的槁心之地。在进行公园化墓园的规划设计时,既要将其融入城市肌理,同时又将其作为公共场所,考虑它与城市大众的相互适应性。
墓穴可先安置在外围单元,中部单元继之。这种做法促进了场地在使用上的多样性,而墓园的中心长期以来被用作公共花园,即中央花园。
寄托众人思念的花冢墓园的公共开放空间,其模式主要体现在公共空间的划分上,对外开放的公共空间有纪念空间、休闲空间与界面空间三种模式。
1.纪念空间
一般位于墓园的主入口,为对外开放区域,以文化为主题,以景观为主要表现手法,满足参观、教育、休闲等公共功能。如:可供周边居民休闲散步、健身活动,造形功用可参考较为庄严的城市广场,以及有河流经处、依河畔走势或配合其附近水利建筑而打造的广场,最理想的是集观景造林、生态保护、文化传播与运动休闲为一体。同时可设置一至多条旅游参观线,使不同群体可以在大团体的组织下——诸如在学校或旅行社的组织下,来到墓园,感受中国传统的“忠”、“孝”文化,感悟人生,在与逝者无言的对话中平静心灵。
2.休闲空间
公园化墓园为中心簇团式布置,以墓园为单位,设置公共花园,为中心休闲空间,满足周边居民、参观者及祭拜者休闲活动的需要。同时,以墓穴组团为单元,配置相应的子花园,满足祭拜者休闲与交流的需要。休闲空间的设置,既吸引人们参与,增强墓园内的人气,又可让人们愿意停留下来,从而延长了人们与浙去亲人陪伴的时间。
形成回字走廊的转经轮式悼念场3.界面空间
界面空间开放性的强调是相对于传统墓园界面形式而言的,它主要表现在墓园与城市的界面空间以及墓园中各墓区的界面空间处理两方面。
(1)城市界面空间。传统的墓园一般一水泥墙、砖墙或铁丝网的形式与城市分开,散发着严肃、阴森或危险的信号,警示着人们不可靠近,导致了人们对于墓园避之唯恐不及的心理。公园化墓园则与之相反,它强调吸引人们靠近,采用隐形围墙、植物隔离带或无隔离的形式,以达到自然的与人们的生活环境相融,以界面的形式向社会开放的目的。
(2)墓区界面空间。在传统的墓园中,墓区之间一般采用修剪整齐的、高及视线的绿篱或采用围墙的形式将其隔离。公园化墓园则不局限于此种形式,它强调空间的转换与界面的开放,如草坪葬,则在视线可及的范围内形成开阔的视野。有时也采用地形进行空间的转换,自然地过渡到另外的墓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