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红楼梦赏析选编
《红楼梦》笔记(二)

《红楼梦》笔记(二)

作者: 月动黄昏 | 来源:发表于2019-06-05 22:59 被阅读25次
《红楼梦》笔记(二)

作者写此书的缘由

作者自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群钗哉?”作者自觉半生潦倒,一事无成,但觉所识女子,风华绝代,个个一流,不该被淹没,以此书为她们立言著说,传于后世。作者多次提及此主旨。

在第二回中,借贾宝玉之口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女儿,便觉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在十三回末尾说:“金紫万千谁治国,钗裙一二可齐家。”

曹雪芹是站在女性立场写此书的,他笔下的黛玉、宝钗、湘云、香菱等个个都风流灵巧,才华横溢,高雅别致。探春、王熙凤也颇具管理才能。而贾珍、贾赦、贾雨村等等与这些女孩子相比就逊色许多了。

宝玉珍视与众姐妹的情谊,整日都喜和这些姐妹玩闹,一贯厌烦正经的仕途经济,但在外人眼里就是孽根祸胎的酒色之徒了。

本书的别名《金陵十二钗》,也足见作者的鲜明立场了。

木石前盟的传说

绛珠草是黛玉的前世,本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株仙草。因赤瑕宫神瑛侍者,日日以甘露浇灌,得以存活。又受天地精华,得雨露灌溉,换得人形。神瑛侍者是宝玉的前世,也是前文所说的那块顽石,因凡心偶炽,遂要经历红尘。绛珠仙子要报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惠,便也下世为人,要用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

第三回中,宝玉与黛玉初次相见,便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道他胡说,宝玉又道:“虽然未曾见过,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旧相识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宝玉之痴,并非无缘无故,皆因他们前世姻缘。

黛玉终日垂泪,多为宝玉,都是前世因果。

贾雨村进京赶考

贾雨村是寄居在葫芦庙的一落魄文人,与甄士隐比邻而居。贾雨村宿有抱负,准备考取功名,经济上拮据,无盘缠。甄士隐一向宅心仁厚,也赏识读书人,慷慨相助。后贾雨村果不负众望,高中进士,做了县太爷。

甄士隐家的悲惨遭遇

甄士隐本是姑苏城外的乡宦人家,他有个女儿,取名英莲(应怜,也即后来的香菱),元宵节那天仆人霍启(祸起)带着她去看社火花灯,一时大意,让英莲被人贩子拐去。甄士隐夫妇悲痛欲绝。祸不单行,一场大火又将家业烧得一干二净。自此甄士隐万念俱灰,随一僧一道悄然离去,不见踪影。

附注:第一回中的诗词曲赋

1.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悲喜千般同幻化,古今一梦尽荒唐。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2.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3.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4.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5.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5.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6.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7.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紗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枷锁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相关文章

  • 红楼笔记(二)

    红楼笔记(二) 说着人家的闲话,正好下酒 一 此为《红楼梦》第二回笔记。 接上一回说到贾雨村“春风得意马蹄急”,去...

  • 《红楼梦》笔记(二)

    作者写此书的缘由 作者自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

  • 我的2017年 ||从无字句处读书

    楔子 曾经以为博览群书,引经据典,便是了不起的事情。常以读过《世说新语》,《三言二拍》,《红楼梦》,《阅微草堂笔记...

  • 《红楼梦》读书笔记——花事花心

    《红楼梦》读书笔记——花事花心 文/悠然 《红楼梦》流传几百年,世人不断在拆解他。各大流派对《红楼梦》的解读可谓是...

  • 从另一个角度——《<红楼梦>丝绸密码》笔记

    从另一个角度——《<红楼梦>丝绸密码》笔记

  • 《红楼梦》阅读笔记之二

    宝玉 1 宁可你不是 那块未得补天的 顽石 只是那位灵河岸边的 神瑛侍者 宝玉 只是你的俗...

  • 《红楼梦》读书笔记(二)

    人物印象之贾雨村 贾雨村,不是《红楼梦》这本书的主角,但是关键人物。第一章就说红楼这个故事假雨村之言。第二章继续由...

  •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笔记(二)

    今日读《白先勇细说红楼梦》上册,38—48页,跳绳20分钟,朗诵《论语.公冶长》。 第一回:...

  • 《红楼梦》读书笔记(二)

    人物命运最终的毁灭,是《红楼梦曲》传递的最直接最深沉的悲剧感。宝黛二人“枉自嗟呀”,元春“命入黄泉”,王熙風“反送...

  • 身后有余忘缩手

    一则读书笔记。 1、 第二次读脂砚斋批评本红楼梦,读的很慢很难,原想自己第二次读,应该速度见长,但发现快不了,并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红楼梦》笔记(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kye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