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说,自由仅仅存在于非物质世界。
所以在现实世界我们的行为是不自由,但是存在一种奇怪的看法,认为人的个性是自由的行为,因为人的个性是由意志——这一非物质所决定的。
人的意志体现了个体最原始的、基本的欲望,意志先验于知识。意志产生种种愿望和动机。
通过这些动机,意志不断的发展它的本性,通过人个性的体现使其自身成为可辨识,可感知的。
但是意志本身,只要它存在,就不会改变。
所以,当人们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做出了某事,必定是预先已经确定的。
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在于,行为成为一种认知意识,这种认知意识的形成受制于时间形式和空间形式。
行为正是通过这些形式表现为一系列的事件和状态。这些事件和状态受制于因果律、逻辑推理、数学证明或者动机律。而这些充足理由律表明所有的所作所为都具有必然性。
而必然性的结果都设置了道德色彩。这就是说,通过我们的所作所为,我们知道了自己是什么。通过我们所遭受的痛苦,我们知道了自己所缺乏的是什么。
这种解读,使人的个性植根于构成每一个个体本质的意志。
柏拉图、婆罗门、以及保罗教(基督教分支)都赞成这种内在本性的不可变更的稳定性。声称这些稳定性,在未出生时已经造就。
但是,人在现实生活中,所有的品德,不论是道德还是智力方面的,都是后天的。才智要不断的发展,他们建立在最初的稳定性之上。
所以,世界并不只是战场。世界本身就是最后的审判。
每个人都生来带有他应得的奖赏和惩罚,正是婆罗门教和佛教的教义,是他们的灵魂转世学说。
但是,人在遇到问题时处理事情的方式是那么的不同,叔本华认为,那是由于后天环境等的不同,使个体在道德倾向上具有数不胜数的差异。
叔本华认为,不变的意志促生了行为。行为通过空间形式和时间形式,表现为一系列的事件和反应。这些事件和反应形成了可认知的外部意识。从这些外部意识中,能够分辨出人的个性。
这就是人的个性,实质上来源于内在的意志,个性成为一种必然发生的事件。
例如华盛顿具有先天的诚实意志,必然要通过行为表现。
在他砍了樱桃树后承认错误——行为表现,所有的结果都含有后天的道德倾向,通过这个事件我们得出华盛顿是一个诚实的人。
华盛顿选择这样的做法是早已注定的。后天的教育只是让固有的意志获得了发展,并外化表现出来。
正如我们有一颗花生种子,在合适的条件下必然生长出一棵一株花生。
这株花生长得茂盛,还是衰微,取决于后天的道德倾向,但是它长成一株花生是必然的。
这颗种子在婆罗门教和佛教中,就是对前世的补偿和惩罚。
从这一段上看,叔本华同意必然性。这与同意宿命论是有区别的。
图片来自网络02
对于道德品德的问题,历史上有作家发现,智力文化和道德品质是相互独立、完全不相干的。一些人邪恶,一些人善良,叔本华认为,这是由于道德品质是可以遗传的。
每个人的个性,如此精确的决定了他所有的行为和思想。
居维叶凭借一根骨头,就可以重构一只动物的全貌;塞涅卡说:"哪怕是极细微的小事,都能从中看到一个人的性情。"这种以小见大的方法,在所有检测方式中是最完美的。
一个在小事上没有道德的人,遇到大事的时候,也肯定是一个流氓无赖。
"宁愿独处,也不要与叛徒为伍。"
在人类所有的知识中,有一个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真理,就是要确信一个人的行为,并不是由它的理性,或它因理性而做出的决心来支配的。行为是个性与动机相结合的必然产物。
当某人承诺要去做某事的时候,并不意味着他一定会完成这个承诺。除非这个承诺,足以为他提供有效的动机,比如关系荣誉等等。
决定一个人行为的最终原因,并非是真实存在的,而是已知的。
在条件相同或类似的时候,一个人必将重复自己的行为。
莎士比亚笔下诺森伯兰伯爵就是这样一个角色。
人的每一次行为中的意志,都是完全自由的,这是一种幻觉。是人的性格使然,正是人的智力,对此的理解决定了他的一生。
人会接受到最有利的道德教育。在此之后,他会意识到自己性格中的不足。
每次行动中,良知就会告诫他:"你应该采取与之前不同的行为。"尽管它的真实含义是:"你应当成为与现在不同的人。"
如果排除掉一切正义的观念,我们就只能走向广泛接受的婆罗门教和佛教的宿命说了。
马基雅维利写道:"如果相同的人们以相同的方式,在相同的情境下再次来到这个世界上,那么一百年之后,我们一定会发现大家又聚到了一起,并且将会做着与现在同样的事情。"
叔本华认为命运是一种意识的确定性。即所有发生的事情都牢牢的受制于因果链。
神定论与宿命论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他们的差别仅仅在于,神评论认为,人的先天性格和他的行动的外在决心是来自于一个理性的存在。
宿命论则认为,他们来自于一个非理性的存在。
在这两种情形中,结果都是一样的:应当发生的,必然会发生。
叔本华认为,一切行为都具有严格必然性。把自身体现在有机体甚至非理性世界的东西,正是意志。
人的生存及其存在本身,必须看作是他的自由的结果,因此也是他的意志的结果。
道德教育对人的行为会产生影响,影响的限度几何,在叔本华《论道德的基础》这篇论文的第二十节中作了充分的阐释。
在本文中,他简要的分析了道德榜样的作用。
道德榜样的作用或者是压制一个人,或者是鼓励一个人。
当榜样的力量使一个人被迫放弃他想做的事情时,他就发挥了第一种作用。
榜样对一个人的鼓励,有双重的作用方式。一是劝导他去做自己原本不想做的事;二是鼓励他去做自己原本就想做的事。当然,榜样或许还会促使一个人去做他原来想都没想过的事。
榜样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是因为人们太过缺乏自我的判断,拥有的知识也常常很少,不懂得如何自我思考,独辟蹊径。
模仿和习惯几乎是人类所有行为的根源,原因就在于,人们畏惧一切形式的思考,而且对自己的判断力极不信任。
但是榜样能够产生怎样的影响,也要依据一个人的性格而定。
一般来说,榜样作为一种手段,可以促进一个人性格中或恶或善的品质的发展,但是榜样并不能创造出这些品质。
正如塞涅卡的一句格言所说:"意志是天生的,绝不是后天习得的。"
这种思想与婆罗门教和佛教的灵魂转世说更加契合。
而犹太教则主张,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在道德上犹如一张白纸,无善无恶,以便他能借助一种不可思议的自由意志,走向一个既看不到又难以避免的目标——一种无可无不可的自由选择。
叔本华说:在"道德自由"名义下的"无可无不可的自由选择",只是在哲学教授们手中万分受宠的漂亮娃娃,我们还是把它留给那些聪明、高贵、正直的绅士们享用吧。
叔本华认为,在物质世界中不存在自由。"道德自由"仅仅存在于思维。在思维世界里的自由选择仅仅是教授和绅士的装饰或游戏。叔本华对这一说法是不屑一顾的。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按照叔本华的理论,一切行为的结果一定要与意志的结果一致。
意志的结果就是人要生存。意志经常会表现为各种欲望。
而行为是人所经过的一系列事件和人的应对方式。
当行为的结果与意志的结果不相符合时,一定会产生冲突。人们就会感受到痛苦。
比如意志表现为想要玩乐,而你面对的情况是马上就要期末考试,这时道德就出来调节其中的差异,使二者趋于一致。
如果这种差异是道德所不能调节的,那么人就会陷入危险的境地。
比如意志想要获得重要感,而行为只能微不足道,在这种心理落差下,就可能会有极端的情况产生。
当行为与意志发生冲突时,及时进行调整是非常必要的。
叔本华是一个非常奇妙的人。他把人生做了最直接和最黑暗的分析,可是他却认为最微小的存在也好过最伟大的虚幻。
在这篇文章里,叔本华,甚至有了些类似宿命论的分析,但是,他却坚信,道德的力量总会使某人的人生,比其他的人的人生更加幸福、高尚、更有价值。
追寻道德、追寻良知,努力使自己成为不同的人,将会成全人生的有始有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