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清代如何对待科举考试作弊者:脸上刺字发配充军

清代如何对待科举考试作弊者:脸上刺字发配充军

作者: 老寒侃历史 | 来源:发表于2022-06-07 20:09 被阅读0次

    有一种说法,在一个好的制度下,坏人也会趋同;在一个有缺陷的体系中,好人也会做坏事。消除考试作弊,主要要加强各方面的教育,加强羞耻感教育,激发学生的羞耻感,让他们明辨是非,从内心深处理解作弊不仅仅是违纪违规,更是一种极端不道德的行为。

    考试作弊并不是新鲜事。类似的事件每年都会发生,但不同的是,作弊手段和工具变得越来越复杂。中国自古以来就存在考试舞弊案件,但今天更为严重。考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一般来说,考试时会有作弊。作弊和考试作弊可能是人性中不可逾越的弱点。

    在中国古代,科学考试作弊是一种新现象。1500年前,中国古代统治者发明了考试来检验一个人的知识,并将其作为选拔官员的重要手段。这应该是一个伟大的智慧之举。

    在古代,考试选官的形式被称为“科举”。因为选拔也叫选举,采用“科选”的方式,所以被称为“科举”

    隋代杨棣皇帝正式设立了金石科,对候选人的时事观点进行评估。因此,中国的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于公元605年。1906年,清朝光绪三十一年,举行了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历时1300年

    在这漫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学者在科举考试之前只有一条路要走。“十年辛苦,一生一卷”。他们只能从这座木桥挤进官场,在这里创造未来。因此,在这座单木桥上,每个人都必须努力以各种方式作弊,既要使用真实的技巧,也要使用欺诈的手段。欺骗手段主要有三种:

    首先,贿赂考官

    贿赂考官是唐代科举考试的最大弊端。当时,考生的贵族官僚家庭都受到贿赂。因此,唐代的科举考试几乎是名义上的,贵族官僚的子女基本上垄断了科举考试。晚唐著名诗人杜训河以其诗歌而闻名,但他屡次失败。他叹了口气:“家里没有章,更不用说朝代里的亲戚了。”

    2、 携带经文

    如果你没有钱,又不想贿赂考官,很多人想在考场上作弊。最方便的方式是携带答案或文章。唐代称之为“书政”。有的考生伪造大厅印章,传递标准答案,有的利用文房四宝抄袭相关文章。有很多种类的文章。后人最常用的方法是把经文藏在衣服、鞋子和袜子里,或者干脆把它们秘密地写在衣服和身体上。其他种类的个人物品,包括文具、食物、蜡烛等,都被用作诱饵

    在河南洛阳发现的一本完整的五经注释,被称为世界上最迷你的书。这本小书有342页,共300000字,长6页。5厘米,宽4。8厘米,1厚。它长5厘米,印在宣纸上,用细丝线装订。这本书包含了《周易》、《书》、《诗经》、《礼记》和《春秋》的五经,有笔记和序言

    3、代人参加考试

    代人参加考试也叫“枪手”。这一现象自唐代以来就一直存在,历代都愈演愈烈。为了防止考生作弊,历代都采取了许多措施,如回避制度、复试制度、封印制度,以及对考试作弊者的惩罚。

    为了减少对考生的贿赂,在武则天时代的唐代确立了“贴名法”,用纸盖住考生的名字,以避免考生认出作者。这种做法在宋朝以后成为一种规则。后来发明了一种抄写方法,即由专人抄写考生的试卷并发送给评分员,以防止评论员认出考生的笔迹。

    自宋太宗以来,就建立了“锁院”制度。每次考试的考官分为若干人,两人临时任命互相监督。在收到任命后,主考人将于当天进入礼堂,在考试结束并公布名单之前,主考人不会离开或接待客人。如果考官想监考其他地方的考试,他们进入省内后不得会见客人。如果贿赂被曝光,行贿或受贿者可能被处决,同一听众中的考官也可能被牵连和惩罚。

    在清代,对考官贿赂的调查更加严格。清朝初年,“丁游丑闻”震惊世界。顺治十四年,顺田、江南、河南、山东、山西等地发生了“五魏诈骗案”。最终,江南卫16名考官全部被处决,数十人被判处流放辽宁商鞅堡和黑龙江宁谷塔。在此期间,数百人在官兵的监督下前往北京重考。

    为了防止考生作弊,唐代科举考试配备了军事警卫。自宋代以来,科举考试一直在科举大厅进行。候选人之间用墙隔开,这被称为“No.house”。考生不得喧哗或离开考场,以防通过试卷或文字。

    明清时期,考场的安保非常严格,要求“不得将试卷或文字带入考场”。清乾隆年间,朝廷颁布诏书,规定考生带入考场的各种物品的规格,如砚台、木炭、蛋糕、水壶和烛台所用材料的大小和厚度,即使是刷子和篮子的样式。

    考生在进入现场之前,也要经过警卫的仔细搜查。规定也很详细:“进入现场前,考生应排队垂钓,以便于查找。考生的帽子不能是双层的。皮衣应从脸上取下,毡衣从里面取下。衣服和长袍应是单层的,袜子应是单层的,鞋子应是薄底的”;分别搜索一扇门和两扇门。如果两扇门发现“人质”,则一扇门的搜查和检查人员应对其进行处理。考生进入号房后,应立即锁好号房,不得进出号房或通过茶汤。

    为防止聘用替考人员,历代科举机构都要求考生提供详细的简历和录取卡体格特征。考官进入考场前,应根据候选人的简历和证件核实其身份。考生持考证进入考场,按编号就座。

    历代对作弊者的惩罚都很严厉,尤其是在清代。第一种惩罚方法是连枷。现场持枪者、伪造者、替补者、携带者、抄袭者、传承者或不以自己名义坐的人,监考员应立即戴上镣铐,并在考场外公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代如何对待科举考试作弊者:脸上刺字发配充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lae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