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科举考试关系重大,明代规定:但凡作弊者,一经查实,脑袋是必须要掉滴。
![](https://img.haomeiwen.com/i9529517/f1177e5c30476bf7.jpg)
但由于作弊前景太过美妙,所以作弊者层出不穷,作弊招数也推陈出新、由低到高,大致分为四种:
最初级的作弊方式是夹带,所以明朝规定:进入考场时每人只能携带笔墨,进考场就把门一锁,吃喝拉撒都在里面,考完才给开门。
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同学们那是脑洞大开:有把毛笔凿空里面塞上小抄的;有在砚台里面夹藏的;更牛一点的是找人在考场外看准地方,把答案绑在石头上扔进去,据说射箭进去的也有。
面对这种新局面,朝廷又规定:毛笔只能用空心笔杆、砚台不能太厚、考场内要派人巡逻等等。
当然了这是基本技术,更高级一点的是第二种方法:枪手代考。
明朝的同学们那是四处找人代考,当然了朝廷也不是吃素的,最后在准考证上加上了体貌特征描述,比如面白、无须、高个等等。
以上两项技术那都是常用技术,非常好用,所以成为了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弊方式,甚至流传至今,并且得到发扬光大,今日的校园继承这一光荣传统者大有人在。
![](https://img.haomeiwen.com/i9529517/a70f290bdc0e6980.jpg)
但真正有钱、有办法的,用的是第三种方法——买考题。
考试最重要的就是考题,只要知道考题哪愁考不上,所以出题的考官都是重点对象。
但问题是明代规定:凡知情人员如果卖题,基本是先下岗再处理,轻则坐牢,重责杀头,风险太大。而且明朝为了防止作弊还额外规定:所有获知考题人员必须住进考场,无论如何不许外出。
所以在明朝卖考题的生意是非常不好做的。
虽然买不到考题,但天无绝人之路,有权有势的同学们还有最后一招杀手锏——买考官,此招一出,必定上榜!
不过,这些考官并不是出题的考官,而是改题的考官。
因为知不知道题目并不重要,就算你交白卷,只要能搞定改题的人那就能金榜题名。
![](https://img.haomeiwen.com/i9529517/f5cc6f86613ca172.jpg)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给钱很容易,但钱给后那么多卷子,怎么知道哪个是你的?
最原始的方法是认名字,毕竟跟高考不同考试的人就那么多,看到名字就录取就行了。
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此后朝廷规定:试卷实行封名,进行匿名批改。
然而道高一丈后,魔又高了一丈一,因为作弊的同学们是不会甘心失败的,于是有的做记号,有的故意在考卷里增大字体,只为对改卷的考官说一句话:我就是给钱的那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