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阴山解析王阳明《书诸阳伯卷·甲申》说,知道怎样做只是良知(是理,是心的本体),去正确地做,才是致良知。由此可知,致良知就是知行合一。
看到这句话,突然想起电视剧《士兵突击》里的一句话:想到和得到中间,要有个做到。这应是知行合一的现代版吧
“想到”也就是目标吧。只想不做,定然得不到。
想到,也需正确地想,想的正确。若是“想”而不切实际,那么,做,便是蛮干了。
只有目标正确,“想”的周全,才能保证做的对,才能保证做的方向正确,最后,才能得到真正想得到的。
现代人,要么没有目标,要么只有目标。
没有目标的,美其名曰随遇而安、岁月静好。其实,不过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年轻犹如东风刚起,春天刚至,正是蒸蒸日上、努力拔节、蓄势开花的季节,岁月静好的躺平,不是这个季节的现象。
只有目标的,每天不停地畅想,我要挣大钱、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却没有详尽的“做”,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嘴行千里腚歪窝,也叫三斤鸭子二斤嘴。
应了王阳明的话,“致”实属多余,正如“知行合一”,不必曰“合”。无奈世人以为知道了就万事大吉,而不去行,不去做,我只能画蛇添足,重点强调。
阳明先生重点强调的就是“致”。
“致”这件事,于我也是欠缺的。比如我看《王阳明》这本书,增加了很多为人处世、应变问题的“妙法”。看的激情澎湃,想着遇到问题了,一定用这些良药妙草。可当问题出现了,我却还是原始的本能反应。比如老公惹我生气时,我的第一反应依然是爆怒。
看来,致良知于我,于我们,任重而道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