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学设计原理:这本大部头讲了什么?

教学设计原理:这本大部头讲了什么?

作者: 登强读经典 | 来源:发表于2023-06-10 05:55 被阅读0次

    读经典的书籍,品成长的欢喜,你好,我是马登强Bean,这里是《登强读经典》。

    正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济学原理”。

    教育培训行业也是,

    而且因为其源远流长,不是一本,而是很多本。

    今天我们来看其中一本,

    加涅的《教学设计原理》。

    坦白说,这书呀,我倒是很早就买了,

    但翻不了几页,就放下了。

    因为确实太深奥、太枯燥。

    放过你吧!这也是放过我自己。

    现在,终于再次鼓起勇气,打开这部40万字的殿堂级经典之作。

    内容着实丰富,

    涵盖我们熟知的经典方法论,如ADDIE模型、教学的九大事件、学习的五大类型等。

    这一期,我们重点聊教学的九大事件。

    什么是教学事件?

    教学事件,指的是经过设计的,作用于学员的一套支持其内部学习过程的事件。

    通常来说,就是教学活动。

    让学员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所学的内容。

    九大教学事件,如果再进行分类,其实还可以分为开场、展开和结尾三个步骤,每个步骤包含着不同的教学事件,我们详细来看。

    第一个步骤、开场

    作为老师,你没有资格在学员不思考的情况下,给他抛一堆或然有用的知识,这是不礼貌的行为。

    教学事件1:引起注意

    很多对教育不太了解的人,经常会说“讲课要给干货,直接来重点”。

    殊不知,这其实不符合大脑的接收运作机制。

    举个栗子。

    回到初中年代,一个数学老师,上来就给你讲一道复杂的计算题,你一听头就大了,然后很快就进入梦乡,下课铃响了后起来,看着满满一黑板的推算过程,一脸茫然。

    而一个化学老师,带着各种瓶瓶罐罐,慢悠悠的花了两分钟,认真的摆在讲台上,台下的学生是不是特别好奇的边看边猜“这到底是什么?今天要做什么实验呀。”

    这两个老师的教学效果,谁更好,显而易见。

    九大事件中的第一个事件就是引起注意,设置一些“瓶瓶罐罐”,引起学员的注意,方法有很多。

    1、讨论法。这是在教学中经常会用到的方法,设置一个话题,进行小组的讨论。

    2、道具法。借助工具,比如剧本杀、狼人杀等活动,光看着它现场布置的道具,学员就很想参与。

    3、测试法。如果是领导力课程,安排一个性格测试或领导风格测试,也能有效地吸引学员的注意。

    此外,讲故事、视频导入、名人名言等都可以。

    反正只要能吸引学员的注意力,那就是好办法。

    教学事件2:告知学员目标

    教学经验比较少的老师,

    很可能直接就进入内容分享的环节,有些甚至连目录都没有。

    这其实漏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那就是对学习目标达成共识。

    师生对学习目标达成共识,

    尽管只需花很少的时间,但它有很大的作用。

    因为它传达了对学员在课程结束后,应表现出掌握的知识或技能的一种期望。

    这非常有利于,学员学习和吸收所学内容。

    而如果没有,共识学习目标。

    学员就会建立一个自己的学习目标。

    而这很可能与老师心中的目标不一致,就会导致错误的交流。

    而达成学习目标共识后,

    既可以防止学员完全脱离轨道,还可以让老师把教学围绕在教学目标上。

    第二个步骤、展开

    当取得了不错的开场效果后,现在才可以进入内容教学环节。

    教学事件3:激活旧知

    进入内容教学后,也并不是直接给知识点。

    而是,先激活学员过往的相关知识和经历。

    生活中,你会发现,有些人喝酒真是厉害,

    千杯不醉、万杯不倒。

    尤其是啤酒,直接能喝通。

    这其实,是因为他体内有丰富的“酶”,能快速地消化分解酒精。

    而学员的旧知,就是消化所学新知的“酶”。

    所以,需要先提问,

    让学员开始思考,激活其旧有的知识。

    不然,

    上来就给知识,

    学员的旧知,会成为抵御新知的抗体,

    而先提问,学员的旧知,会成为消化新知的酶。

    教学事件4:呈现刺激性材料

    现在就要给知识点了。

    可能是模型,也可能是方法论。

    一般会做成 PPT 。

    我们叫呈现刺激性材料。

    呈现刺激性材料这个教学事件,

    其实不仅在这里是重点,它也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

    就说做的PPT,所设计的图片、精心提炼的文字、设置的有趣动画,甚至文字加粗加黑,都是在呈现刺激性材料。

    我一般都会在课程内容结束后,通过提问,带着学员回顾课程的知识框架。

    这个提问和回答,也是在呈现刺激性材料。

    上周刚结束的拜师仪式,同学们和导师们纷纷认为这个仪式,印象深刻、很难忘。

    比如,其中有一个环节是集体诵读《师说》,当配上典雅厚重的音乐,齐声诵读,整个场域带给大家的刺激和感受是非常深的。

    教学事件5:提供学习指导

    学习指导的实质,

    是在学员的旧知,和所学内容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中,给学员提供支持。

    在上一事件里,学员只是接受所要学习的内容。

    而这个事件,是要为学习的内容建立一种情境,也叫提供支架。

    比如可以说:

    “你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

    这些交流,并不直接告诉学员答案,而是指出思路。

    而且还可以更确切地说,

    老师在课堂上讲了什么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内容是否可以起到一个“支架”的作用。

    教学事件6:引出行为表现

    在得到充分地学习指导后,

    学员就理解或顿悟了这个知识点。

    可能会出现拍大腿“原来是这样”的情况,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这时他就会有使用的冲动,

    看能不能用?好不好使?

    所以,此时就需要安排进行练习,引出行为表现。

    引出行为表现,有两项功能。

    一个是能使学员从长时记忆中,回忆起在短时记忆中习得的内容。

    另一个是它提供了反馈的机会——确认“理解”是正确的和充分的。

    教学事件7:提供反馈

    练习必然有两个输出,

    一个输出,是用出成果。

    一个输出,是用出一个问题。

    用出成果,则建立起愉悦回路。

    用出问题,那就解决问题,然后建立愉悦回路。

    所以,无效学习的主要根源,就是没有及时或正确地反馈。

    因为,反馈是塑造自我的两把刻刀之一。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

    自我学习加速的两大法宝,

    一个是自我暴露,

    另一个,就是得到社会的赋能反馈。

    第三个步骤、收尾

    虽然主要的教学过程基本结束,现在进入第三个步骤:收尾环节,也非常重要。

    教学事件8:测量行为表现

    当合适的行为表现,被引出来时,

    就直接标志着,预期的学习已经发生,

    这实际上就是对学习结果的测量。

    而这里也会遇到个难题?

    那就是,

    怎样才能让老师确信,学员的行为表现是有效的?

    而这需要从两个方面去思考。

    第一个,这个行为表现事实上准确反映了教学目标吗?

    第二个,这个行为表现是否是在观察不受扭曲的条件下出现的。

    教学事件9:促进保持和迁移

    此时,知识和技能已经习得,

    但我们都有体会的是,

    如何防止遗忘,和如何提高学员在适当的时候,能回忆起知识或技能的能力。

    一个有效的方法,

    就是为学员设置任务,也就是布置作业。

    我们都知道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所以要保证学员学习的迁移,最好是为学员布置各种各样的新任务。

    这些任务需要把所学知识,运用到那些与学习时的情境本质上不同的情境中。

    最后,才能达到,

    有意识的学,无意识的用。

    这就是加涅的教学九大事件,其目的都在于激活和支持学员个体的内部学习过程。

    一些学习力强、有经验的学员可以通过努力,自己推动部分教学事件的发生,

    但绝大部分的学员,都需要老师的带领,通过教学设计,一步步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另外,尽管《教学设计原理》出版于20世纪70年代,距今已有半个世纪,但其中的内容依然还是经典中的经典。

    几十年来,它一直指导着全球各个地方的教育事业,尤其是对教育专业有所追求的老师们,因为只有更加精进,才能给学员带来更多的收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学设计原理:这本大部头讲了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lcp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