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4日,伟大的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去世。
一时间微博、网页、公众号、朋友圈全都是缅怀霍金的文章文字。远在英国的霍金去世,隔了一个半球的中国却自发形成了一次全民式悼念。在悼念的人群中,除却极少部分科学爱好者,很多人都对霍金的生平经历、学术成就一无所知。
有人开玩笑地说,明明你们连《时间简史》都没看过,却好像一副和霍金很熟的样子。
难道霍金不值得全民悼念吗?当然值得。
01
霍金于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国牛津,1月8日刚好是伽利略的忌日;卒于2018年3月14日,3月14日又恰好是爱因斯坦的诞辰。
可能是巧合,可能是天意,霍金也正如伽利略和爱因斯坦一样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举世闻名。
从学术角度来看,霍金最伟大的发现之一是黑洞的粒子辐射。就算这个理论还未能被验证,但他启发了人类对于宇宙的探索和思考。
而霍金的《时间简史》更是一部足以让他流芳万世的物理著作。可能在普通读者里能读懂者寥寥,但这本书描绘了宏达浩瀚的宇宙,让地球上营营苟苟的我们暂时逃脱出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去努力伸出手碰触一下伟人的思想之光,去感受自我的渺小,去感慨生命之外的浩渺。
从学术上来说,史蒂芬·霍金是广义相对论的集大成者,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又长成了一个巨人。
02
而霍金的去世之所以能牵动千万人的心,不仅因为他的成就,更因为他的“特殊”。
我们在小学课本上就已读过霍金。
“命运对霍金十分残酷。17岁时,他考取了著名的牛津大学,21岁时,却患上了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医生说他至多只能活两年半。就像正要开放的花朵遭到严霜的打击,霍金的人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这一段话出自人教版的小学五年级的语文课本。幼小的我们尚未理解什么叫“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也不知道霍金有过什么成就,但这个敢于和命运抗争、勇于向疾病挑战的伟大的人,早已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
霍金的疾病将他禁锢在轮椅上,全身僵化,丧失了讲话能力,很长时间只有两只手指能动,到后来甚至只有眼眶底下的那一小块肌肉能动,但这并不妨碍他的思想飞到宇宙最深处。
除却他与命运抗争的事例,霍金的杰出还在于他不仅不是一位艰涩刻板的科学家,反而是一个乐观、活泼、敢于突破边界的有趣的人。
他是一名演员,在《生活大爆炸》中本色出演,还“吓晕”了谢耳朵;为《辛普森的一家》配音,配音对象也是以他为原型创作的漫画形象;他还演唱过歌曲,用他那极具辨识度的机械音;他参加冰桶挑战,虽然被洒水的是他的子女。
除此之外,霍金还有许多让人津津乐道的事迹,比如他还开了微博,在中秋时候给中国网友送上祝福。他会用轮椅压讨厌的人的脚,压完还一脸得意。他曾在一次重大的演讲中回答了一个女粉丝的问题,安慰她说可以和偶像在平行时空里幸福相遇。
03
除却他的学术成就,除却他的个人魅力,我们如此悼念霍金,还有另一层理由。
霍金的去世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种错愕,一种打击。这种打击,类似于信仰突然摇动了一下。
在我们脑海里,霍金是和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等人站在一起的,连成一片无法逾越的高山,庇佑着人类,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如此伟人,应该是不朽的,要么早已死去,要么永远不死。
我们都忘了,霍金在2018年3月14号之前,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类。“普通”的意思在于他会生病,他会死亡。
所以当我们以为他不朽的时候,霍金的去世就像是当头棒喝,让人怅惘,怅惘于这个世纪最聪明的人类去世了,怅惘世间的平庸。
基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让人不免以为,已经难以再出现像爱因斯坦、霍金一样的伟人了。能够单打独斗提出一个爆炸性理论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不仅是因为团队协作程度不断深化,更是因为“科学的边界”已渐渐显现。社会发展程度越高,科学上的突破也就越难。
所以霍金,是近百年来最为有名的科学家,并且在近百年后,可能也无人能够超越他。也就是说,我们这一代能够“见证”和“参与”伟人的去世,我们的下一代、下下一代就只能在教科书上缅怀伟人了。
04
这次全民的自发性缅怀,是对霍金的怀念,也是对于我们自身渺小的感慨。
跟整个宇宙相比,霍金是渺小的;跟霍金相比,我们都是渺小的。
仿佛昨天和今天没有什么不同,今天和明天没有什么不同。但地球上已经少了一个仰望星空的人,少了一个用思想去触碰黑洞的人,剩下了渺小的只关心柴米油盐的我们。
大概每一个少年都曾有一个科学家的梦,大概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探索宇宙的理想。只是在长大的过程中我们渐渐忘了这些梦和理想。
霍金的去世让我们回想起那些儿童岁月,我们在课本上读到霍金,我们第一次知道世界上真有人这么伟大和坚强。那时候我们眼中有宇宙和海洋,心里有梦想和光亮。
大概缅怀霍金,也是在怀念那段美好的时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