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面面观列子太学(慈祥华人)
杨朱篇:人生的实质是什么?(5)

杨朱篇:人生的实质是什么?(5)

作者: 一朴信信 | 来源:发表于2020-03-27 06:33 被阅读0次

    “中华迷你美帅哥——列子”系列7-5

    05  乐生逸身的具体方法

    列子说,远古的人知道活着是暂时得来的,知道死亡是暂时回归的,所以不考虑死亡的事儿。活着的时候,听从自己的本心而作为,不违背宇宙的自然法则,不丢掉生命的快乐,所以不受名声影响;遵从自己的心性而行动,不违背万物的自然属性,不追求死后的名声,所以不被刑法所制约。列子原文:“太古之人知生之暂来,知死之暂往,故从心而动,不违自然所好,当身之娱非所去也,故不为名所劝。从性而游,不逆万物所好,死后之名非所取也,故不为刑所及。”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列子为我们提供了以下案例。

    故事一:管夷吾:“肆之而已、勿壅勿阏”

    晏平仲问管夷吾应该怎么养生,管夷吾说,放任自己的心性即可,不要堵塞自己的心性。放任耳朵需要听的,放任眼睛需要看的,放任鼻子需要向往的,放任嘴巴需要说的,放任身体需要安逸的。比如耳朵需要听到心声,而听不到,就是堵塞了聪慧;眼睛需要看到美色,而看不到,就是堵塞了明亮;鼻子需要闻向花椒兰草,而嗅不到,就是堵塞了味觉;嘴巴需要表达是非,而不能说,就是堵塞了心智;身体需要享受优厚条件,而不能实现,就是堵塞了适应;意念需要放任安逸,而不能做到,就是堵塞心性。这些方面的堵塞,就是需要废弃的主要内容。如果去除了这些需要废弃的主要内容,即使活一天、一月、一年、十年,也符合我所说的养生。否则,拘谨于这些需要废弃的主要内容,心里一直惦记着而不舍得废弃,忧虑着而达到长生,即使百年、千年、万年,也不符合我说的养生。

    故事二:子产两兄弟:“朝好酒、穆好色”

    子产在郑国做宰相,治理国家三年,就取得了很好地效果。可是,他的两个兄弟,一个叫公孙朝,一个叫公孙穆,一朝一暮,好像代表日常生活全部了。公孙朝喜欢酒,囤积了上千坛酒,酒曲堆积成山,望着他家的门还有上百步远,就能闻到酒糟酒浆的气味扑鼻而来。当他忙于喝酒的时候,忘掉了世道的安危,人情世故的好坏,家里日常的事情,亲友的亲疏,生死的哀乐等。虽然水火兵刃在面前交恶,也感觉不到。

    公孙穆喜欢女色,后院里数十间房子,都挑选了年青貌美的女人而住满。当他沉浸女色的时候,不顾亲友,谢绝社会往来,躲在后院,整天整夜,三个月才出来一次。就这样心里还感觉到不够惬意,乡里一旦有了未成年的漂亮女孩儿,一定通过贿赂把人家招进来,或通过媒人挑唆人家,不得到之后不罢休。

    对于这两位兄弟的作为,人们常常作为负面典型对待,认为他们荒淫无度,其实未必。第一,兄弟两人花自己的钱,没有伤害到别人,也未必伤害自己的身体和性命。第二,兄弟两人是否应该利用自己的资源,用迷乐酒色的时间创造物质财富,从而拿去救济更多人?也要作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第三,更重要的,兄弟两人究竟凭什么做到了持续以酒色为友,却不受其害?其中必然隐藏着重大的养命秘密。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两人脱离了世俗的是非利害,避免了名利的伤害。至于故事中所看不到的部分,其中有什么养生秘法,则需要并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探究。比如酒席在创欢、创造和谐、联络感情方面的作用,适度饮酒对身体的疗愈作用等。因为故事中主要介绍了公孙朝如何喜欢酒,并没有介绍他如何过度饮酒。再比如男女和谐、男女互补、男女相互提升等方面,都是人生中更为重大的课题,而故事中并没有介绍公孙穆如何过度淫逸。总之,我们不能只是从世俗的角度看待两兄弟,而应该从养命的角度去看问题。因为在世俗的评判中,往往掺杂了嫉妒因素。

    故事三:端木叔:“不治事故、放意所好”

    端木叔是子贡的后代,继承了祖先的资产,家里积累的钱财上万两。他不打理世俗事故,放任自己所喜欢的事儿。凡是人们想要做的,人的意念想要玩的,没有不去做的,没有不去玩的。院墙、房屋、楼台、亭榭,花园、禽畜圈苑、池塘,饮食、车辆、服装,音乐、嫔妃、服侍等,都比着齐国、楚国的国君设置。至于他情意所爱好的,耳朵想要听的,眼睛想要看的,嘴里想要尝的,虽然在别的国家偏僻的地方,不是齐国土地生产养育的,无不务必得到它,就好像是自家墙院里的东西一样随意。等到他出游时,虽然山水阻碍又危险,路途非常远,无不务必到达,就好像人们走在咫尺之间一样容易。在他家里居住的宾客每天上百人,厨房灶下的烟火没有灭绝过,厅堂之上的声乐没有断绝过。

    这是列子所描述的有钱人的生活模式,只管当下,不虑长远,以自己的内在需求作为所遵循的依据。其实,无论穷富,所依据的准则都是一样的。因为一个立足生命本体,内在中和的人,他的内心跟外在环境及生活条件之间总是匹配、和谐的,总是既不贪求,也不吝啬,相互恰巧。

    但是,想要真正达到以上境界,却十分困难。因为以上所述,并不是说想怎样就怎样,任性就可以。如果我们不经过内修,站不牢人生的实质——生命本体“中”的位置,内心达不到平和,把握不好生命本体及内心与外物的关系,反而越任性麻烦越多,越任性越无法继续任性。要知道,我们应该“任”的“性”,是先天的本性、自性,而不是后天的秉性、习性。

    最后,列子为我们树立了一个“逸身乐生”的绝好榜样:农夫。列子说,农夫的境界,能做到坐在那里安详地死去。农夫所达到的安逸,农夫所达到的美感,被称为天下没有人能超过的。列子原文:“田父可坐杀”;“野人之所安,野人之所美,谓天下无过者。”

    为什么会这样?列子为我们列举了实例和证据。农夫们一天到晚,早出晚归,认为自性本来就是这样恒常自然的;吃粗茶淡饭,认为就是美味的极致。他们肌肉粗壮,筋骨紧缩,一旦所谓吃好的、穿好的、住好的,反而会心忧体烦,上火生病呢。如果各国的国君跟农夫一块儿耕地,根本无法跟农夫比,不一会儿就会疲惫。宋国有一个农夫,常年穿着粗麻衣,只能靠它过冬。到了春天耕作的时候,自顾暴露在阳光下晒暖,不知道天底下还有大厦暖屋可以住,丝绵毛皮衣可以穿。回头对她的妻子说,晒太阳的暖和,没有人知道有多美,把这个发现推荐给我们的君主,将会受到重赏。乡里的一个富人告诉他说,过去有个人喜欢吃自制的大豆、胡麻茎、藾蒿苗,向乡里的富豪夸赞。富豪取来尝一下,蛰住了嘴,吃坏了肚子,大家都讥笑埋怨他,这个人很惭愧。你就是他这样的人。

    宋国农夫的故事说明了什么?因为饮食精细,富豪的机体功能已经退化,不能适应粗糙食粮了。而农夫则更接近自然,所以什么都觉得好。是啊,一旦我们远离了自然,怎么能享受到“逸身”、“乐生”的至高待遇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杨朱篇:人生的实质是什么?(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lnge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