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右派舅舅
小棉的娘,刘崔氏,外表娴静。一身粗布衣衫穿在她的身上,也不见粗俗,配着一丝不乱的发髻,举止间能看出她的良好出身。她原是受过旧式礼仪熏陶的大家闺秀。
刘崔氏的娘家是二十里开外的崔姓大户,她们家上辈出过做官的。小棉娘的曾爷爷,中过举人,在外省做过知县。清朝不是有句话:“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吗?这位曾爷爷到底是清官?还是贪官?乡间也没什么传闻,但她家的土地到了刘崔氏这辈儿也是可观的,全村三分之一的土地都是她家的。当然临解放土地改革时,把土地都分没了。
刘崔氏的母亲是继室,只生了她。小棉娘出嫁后不久,她爹娘相继去世了。后来刘崔氏同父异母的俩哥哥,因为在外读了大学,都留在了城市里。大哥,崔广文是大学里的一位教授,已经退休了,老伴已经去世,无儿无女。二哥,崔广德。学得建筑,是一名建筑设计师。
刘崔氏自出嫁后,和哥哥联系不多,仅限于每年俩封问候的书信。一天,小棉风风火火地带回一封信。刘崔氏戴上花镜一看,是写给自己的信,一看发信地址,是自己的哥哥,崔广文。
她示意小棉读给她听。小棉对她的两个舅舅一直很好奇,但母亲讲得很少。他们年龄差距很大。她和大哥得差十五六岁,大哥每次回到乡下,不是外出,就是在家里写文章,也很忙。对他这个小妹很和蔼,有时会教给她写几个字,讲讲故事,就这点印象。
信写得很短,就一张。大致意思是,他过些日子要回老家来住。因为他写了篇文章议论了统购统销,被定为右派分子下放回老家。可老家已没人了,自己一人过很孤单。岁数大了,就更加想念亲人……
‘你看,你看!娘,我舅要和我们一起住,他说,下放的老家报上了我们村。”
“你舅妈去世了好几年了,你舅今年五十四了吧?土埋半截的人了。给你大舅回信,欢迎他和我们一起住!”
刘崔氏很兴奋,说话的语速不是一般的快,不像了她本人。多年未见的大哥要回老家了,虽说不是一个娘生的,但血缘关系是不能割断的。
小棉对大舅很好奇,知道他很有学问,总爱发表文章。她没见过大舅,听娘说,大舅个子不高,戴着眼镜,说话很急,总爱给人讲大道理。
小棉从小没有父亲,她希望有个男性的长辈来教育自己,好能更明白外面的世界。由于经常做些投机倒把的生意,小棉也见了市面。她去过汉州,知道城里的日子要比乡村里好过得多。
她见到城里人骑着自行车,村里人赶着牛车;城里的姑娘梳着短发,披着红围巾,斜背着绿书包,村里的姑娘穿着花大襟衣服,有的还打着补丁,一走路,大辫子一甩一甩的;城里人能吃到烧饼果子,村里人吃窝窝头,红薯面饸饹,就这还吃不上。
确实,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小棉走的地方多,心里装得地方也多,想得事情也要远,也要深。她想到身为教授的大舅,一定会懂得世界上更多的事情。于是,她连夜写了回信,开始盼着大舅早些回来。
那天傍晚,天阴的很沉,早早得就变黑了。小棉和刘连义的爹刘叔,用牛车去火车站,把崔广文教授拉了回来。小棉也见到了她的右派舅舅:一位黒瘦的老头,脸上的皱纹不多不少,但也恰到好处得勾勒出立体的五官。尤其是那一双眼睛黑黑的,那双藏在眼镜下面的眼睛,平常是温和的,但遇到他感兴趣的事情,立刻变得醒目而犀利。
小棉明白了,自己的眼睛像大舅,她的性情一定和大舅有相似的地方。
无戒21天训练营,写作练习第8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