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孔子也会被言语外貌所迷惑,对人判断失误。
弟子宰予,能说会道,初见时,给孔子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可结果,他不仅教唆君王奢侈,想改三年服丧为一年,还睡懒觉不学习,逐渐暴露出自己既无德又懒惰的本性。
弟子澹台灭明,体貌丑陋,初见时,给孔子留下了资质低下难以成才的印象。可结果,他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处事公正,后游历到长江,跟随弟子三百人,声誉很高,声名远播。
孔子为此也发感慨说:“我只凭言辞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我只凭相貌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澹台灭明的判断又错了。”
可见,在与人相处时,我们不可只看表面,只听言语,不仅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
一个人的长相、外在的言语等与其内在的品质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要观察一个人,必须从观察其行为入手,言行一致的人,才是真正值得深交之人。
生活中,我们太容易犯眼花耳软的错。
对某人第一印象好,就觉得他啥都好,即使是他犯错了也会替他辩解:他一定不是有心的,肯定是有啥不得已的苦衷。
若是某人擅长说话,听得我们心悦诚服,我们就会觉得此人很能干,而事实上,只会纸上谈兵之人历来就有,只说不干、言行不一的人更是众多。
所以,要识人辨人,与有德有才之人交往,唯有擦亮眼、清空耳、提高心,听其言观其行,时时提醒自己别犯眼花耳软的毛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