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个高考的失败者,在本市重点高中精英班的我,以高考成绩班级倒数第二结束了压抑的高中时光,被一所不知名的普通一本大学录取。
是的,大多数人怀念的高中时期,在我的记忆里是灰暗的、让我喘不过气,高中留给我的回忆,是繁重学业的压抑、拼尽所有也只在班里二十名的无力、是一场病后就变成班级倒数的绝望,是一天也不见得和同学说一句话的孤独,是从早到晚都不抬头地做卷子的乏味。
或许是那时的我太年轻、太狭隘,又或许是从小到大一直顺风顺水,不必付出太多努力就能成为“被人家的孩子”,因此,我居然被一次倒数打击得一蹶不振,从那以后,失眠、胃病、心脏痛、低血糖、厌学,甚至抑郁症都找上了门,有一段时期一度想轻生——可能很多人不理解,认为抑郁症就是矫情,但真正患过抑郁症的我不敢苟同,有抑郁症的每一天,我都是在和自己殊死较量,在挣扎,麻木又痛苦,我没有治愈自己,心理医生也没有,抗抑郁药也没有,可我很庆幸大学治愈了我,让我接触到新的世界,给当时缩在黑暗里的我撒下大片阳光。因此,以我微薄之见,抑郁症患者需要的,是一个好的环境,一个有新鲜空气、能让他们得以汲取活力的地方,而且,也请每位抑郁症患者坚信,你现在所经历的绝望和黑暗,在未来的你看来或许只是一小片树荫,人的生命是最为幸运的赠予,你,每个人,都是以多么小的几率才来到这个世间,怎么可以不经历一番冒险、不体会尽人生的各种美好就对之失望呢?人生还长,去经历一番探险吧!
不过在今天的我看来,那段年轻的时光依旧是蒙着灰的,当然,这也是我的一个遗憾——没怎么当过一般学生那朝气蓬勃、恣意奋斗的少年。

或许是心境和环境的改变,这一切压抑都在我步入大学校园的一刻消失,明明只相隔不到两个月,却好像已经是前世一晃而过的记忆碎片。
大学,我想,总不可能比高中更糟了,那为什么不重新开始,把自己塑造成希望的样子呢?
于是我从起点,重新启航。
我当然也遇到过不少挫折——好比大多学生都苦恼的宿舍人际、比如很多大学前就学习过相关课程的同学(宛如RMB玩家的存在),部门工作的繁杂,大一上学期的学分绩点排名不尽如人意,等等(总之就是一堆鸡毛蒜皮的事)。
但或许是我认为高考的失败太过重大,以至于我已经不惧怕失败,这一点我在大学深有感触——我看起来总是比身边的人更加抗压,因为我心底里知道,只要我心里有颗火种还在燃烧,我就输得起,我连抑郁症都挺过来了,能怕你?

我是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女生,这一领域的女性仿佛天生处于劣势,不过我不是很担心,别人认为我不行,我就努力学习,还认为我不行,我就拼命学习。这个社会没有那么多所谓的天才(况且我自认为比较聪明),只要肯拼命,就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人。
超出别人预期的成长,真的是件很爽的事。
受高中经历影响,我以前很惧怕和别人交流,也就是所谓“社交恐惧症”,但归根到底,就是不敢迈出舒适圈,不敢与陌生的一切接触。我深知我骨子里的懒惰,因此我加入了校学生会,加入了一个需要与人频繁交流的部门,由一开始的磕磕绊绊、恨不得一头钻进地缝,到现在可以侃侃而谈,随时把我拉上台也能聊一会儿,我的室友总是说很羡慕我的开朗,我就客气地笑笑,心里知道这是我苦苦锻炼出来的。
大一时我的专业技能很一般,虽说成绩还算靠前,但真正做起项目来,我就能体会得到自己的缺点。因此,从大二起,我每节课——无论是专业课还是政治类课、公选课还是选修课,我都一定会坐在第一排,有人问过我,说很奇怪我为什么非坐第一排,第二排第三排不是差不多。其实我也是在比自己戒掉惰性,戒掉上课打瞌睡的坏习惯。况且在大学,从众是堕落的温床,最可怕的是你很可能不知不觉就“从众”了,马原课,当你前后左右的同学都掏出手机时,难道你可以很好听课吗?
所以坐第一排,只是因为我不想受人打扰、并保持高度集中的听课状态(坐在后边听课时,总觉得前边一排后脑勺怪怪的),到现在,这已经成为了我的习惯(PS:虽然这不是我的目的,但确实几乎每门课老师都认得我了)。上课高度认真,课后预习复习,从开学到期末,我几乎每个晚上都会在图书馆待到近十一点才回宿舍(宿舍十一点门禁,图书馆不通宵开馆),保证每天背考研英语单词七十个(没错,我是大二),保证每个周末一直刷OJ题目(计算机竞赛题目),保证每周至少一天晚上看两个小时课外书(哲学类、历史类、文学类,我不挑,但总之和专业无关)……

现在,我大二,我在校级部门任部长,在班里任团支书,我学分绩点在本专业前十(还得加油),我四六级已经一次通过,并且有了机动车驾驶证,拿到了校奖学金,现在技术大佬们也会叫我“大佬”,也会有老师上课特地把我拎出来夸奖,现在我还在跟着老师做项目,一边还准备着一个英语类竞赛,一边参报着一个科技类比赛,参加着一个社团(但是参与得较少),还报名了五月份的一个志愿者活动,另外还在准备竞选主席团的职位……
累吗?是有一点,但只要作息良好,形成习惯,就不会感到难以忍受,反而会感受到自律的快乐。每天深夜,当我一个人(偶尔有我的室友)走在回寝室的路上时,我心里是满满的充实感和一股平和的自信,青春当然应该这样度过。
我是单身,也没有谈过恋爱,我有个室友常常以此揶揄我(虽然她没有恶意),仿佛单身代表了我的失败,代表我并不优秀,我一般哈哈两句就带过去了,因为我不想跟她说“老子不谈是不想谈,不是谈不到,你个小屁孩懂个毛线”(对八起,暴躁了,哈哈哈),毕竟伤感情嘛,没必要,没必要。
说句很不谦虚的话,我还挺好看的(感谢父母),也常被夸好看、有气质,有过男生表白,被我礼貌地拒绝了。因为在我看来,大学固然有真挚美好的爱情,但更多大学生的恋爱是幼稚和不成熟、是两个没能力也不经济独立的人相互拖后腿,浪费了大把时间却唯独没有收获进步。
我对爱情没什么渴求,缘分到了我可以尝试,没有也就没有,我自己也可以有优质的生活和引以为傲的事业。更何况,奋斗的青春才叫青春,大学生首先是一个有无限可能的年轻人,其次才是男生和女生,我想我们首先要为成为更好的自己而拼搏,其次才是所谓的“人生另一半”,不该本末倒置。

这是我第一次在简书写文章,主要是因为今天发烧了睡不着,躺在床上有感而发(这个天气,我恨啊QAQ)。稀稀落落地写了一堆,差不多是我前二十年的回忆流水账了,如有不到之处还请大家多多包涵。如果发布出来没有读者也没关系,就当做我的一篇日记好了,日后还可以翻出来自我激励一下呢。
我嘚啵了这么多,说我现在都干了什么,并不是想显摆自己有多优秀,因为至少我自己清楚我还差得远:我的学校是双非的普通一本、相比很多名校的学生我还不够努力,我的成绩也还没专业第一,我有时依然有懒惰的陋习和安于现状的想法,我的六级成绩也不算特别高,拿到手的证书也不多……但,我很满意现在这个一直努力的自己,很满意这个心中有了目标、并愿意为之发奋的自己,我或许不是最聪明的,也不是最努力的,但我只要一直进步,总有一天会变成让自己都惊讶的样子,即使未来可能还有很多次大大小小的失败在等待着我,但没有关系,摔了,就站起来呗,下次会走得更稳健,努力是解决大部分困难的终极答案,我坚信。
成长永远是无止境的,因为我永远都会有缺点,永远都可以变得更好,也希望屏幕那边的你们可以一直对生活抱有热情,毕竟,生命很长,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能向梦想中的自己更近一步。
加油,所有奋斗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