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西城诫子,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有很多医务工作者、用他们的专业知识为抗击疫情做出突出贡献。面对凶猛的疫情,也有无数平凡人依然冲锋在最前沿,夜以继日、拼尽全力,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
![](https://img.haomeiwen.com/i8193669/91f8c9e73af85c3e.jpg)
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但是,有一位对防控疫情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却没有获奖。是他第一个提出建造“方舱医院”,他说,作为一个领导,不应该获奖,把奖留给别人吧”。他就是中国工程院士——王辰。
![](https://img.haomeiwen.com/i8193669/cc72e3c7030ccfc2.jpg)
王辰,男,1962年8月出生于山东德州,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主任。
![](https://img.haomeiwen.com/i8193669/5d3c49be2cb1a6f0.jpg)
1962年8月,王辰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中央民族学院的老师,王辰之上还有两个姐姐。王辰小时候,父亲常常操着浓厚的山东德州口音教育姐弟三人,要多读书,要有文化。
![](https://img.haomeiwen.com/i8193669/1b7a7918c6fa65d9.jpg)
王辰所住的民族大学家属大院左邻右舍都是文化界的名人,他常常看到冰心和吴文藻散步闲聊。也时常发现父母夜里很晚还在备课,这让年幼的他早早就懂得,知识就是力量。他饱读诗书,气质儒雅,成语佳句信手拈来。
1981年,王辰从山东考入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朝阳医院担任住院医师,在朝阳医院呆了两年之后,王辰又回到首都医科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成为国内呼吸病学泰斗人物翁心植院士的开门弟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8193669/223aafc91ac93cba.jpg)
2003年4月,突如其来的SARS席卷全国,41岁的王辰临危受命,担任北京防治“非典”专家组组长。他带领同事,仅用48小时便在朝阳妇幼保健院搭起了高标准的非典隔离病房,为后续搭建隔离病房提供了样本,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https://img.haomeiwen.com/i8193669/69f44d4d458aaab1.png)
2009年甲型H1N1流感流行中,王辰依然奔赴到了最前线。2014年,王辰被任命为中日友好医院院长,他是我国呼吸学科的领军者之一,长期从事呼吸疾病的防治与研究工作,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专家。与钟老齐名,所在医院位居全国第二。
![](https://img.haomeiwen.com/i8193669/df1d9dd7546f77c4.png)
新冠疫情初期,83岁钟南山挂帅出征,抵达武汉当机推断出,“病毒可以人传人”,拉响了疫情警报。一周后,王辰团队为准备新药瑞德西韦的临床实验从北京匆匆赶赴武汉,看到超负荷运转的医院,辗转一夜,他首次提出建立“方舱医院”,说出8个字:应收尽收,应收早收。”
![](https://img.haomeiwen.com/i8193669/914077b821c310f1.png)
关键时刻作出关键之举,在疫情初期,没人知道有多少人被感染,感染的病人有多严重。他说,这虽不是至善之策,却是可取之策,现实之策。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这场战争中,方舱医院成为了重要武器。武汉疫情也因,这关键时刻的关键之举而得到控制。
![](https://img.haomeiwen.com/i8193669/c2136d5c8f1cf6e9.png)
2019年12月,王辰获得医学界最高荣誉吴阶平医学奖。在获奖后,他说了8个字:“一切过往,皆为序章”。这8个字,让我们认识了王辰不平凡的过往。而方舱医院的搭建,他说出“应收尽收,应收早收”这8个字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王辰,这位在抗击新冠疫情的关键人物,从此走进了我们的心中。
作者:西城诫子
文章来源:《山东名面孔 医者王辰》视频
网友评论